“百无一用是书生”,其实这是一句诗,出自于清朝诗人黄景仁的《杂感》,黄景仁(1749年-1783年),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常州府武进县(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县)人,宋朝诗人黄庭坚后裔, 清代诗人。
《杂感》
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
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用是书生。
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多年前曾经深有感触,在网上找到一篇“百无一用是书生”的文章,感觉很有启发。今天再回过头来看这个问题,有了一些不同的角度。百无一用是书生的原因,是因为书生在实践当中忽略了很多维度,无法建立起全面的思维框架。其实,很多时候书生未必没看到,而是不愿为。非不能也,实不愿也。
事实上今天的信息的丰富程度,完全可以帮助书生,在实践之前先建立起理论思维的框架。这样一来可以用最小的成本,迅速的对想要探知的领域进行快速的收敛。理论先行,是可以帮助最小化的实践成本的。
反过来讲,实践先行的好处是可以在微观体感方面,获取有用的信息,并掌握默会的知识。缺点是容易偏离方向,在错误的方向上投入大量的精力时间,或者收敛的速度太慢。
正确的做法也许是这样:首先,采用宏观视野中观套路,微观体感的方式建立思维框架。在宏观视野和中观套路的两个层面上。采用理论先行的方式迅速的收敛目标方向,然后,定向的在微观体感方面进行大量的尝试,增长默会知识。换句话说,在三个层面上都采用精益的方式进行探索和进化。而在宏观和中观层面,采用理论先行的方式。而在微观层面。采用大量的实践。并在理论与实践两者之间不断迭代。
以上算是我对百无一用是书这句话,最新的体会和理解。抛弃掉理论与实践孰先孰后的争论,以达到知行合一可操作的目标。让理论与实践在时间和进化的层面上达成一致。
宏中微三观是指在三个不同层面对外在环境的认识。
宏观视野:在趋势走向上,对发展脉络有个清晰的大致判断,也就是战略。商业上常讲的趋势、终局判断,就是要判定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市场需求会发生什么变化,什么又是不变的,以便提前准备安排资源,合理应对变化,掌握先机。趋势判断(战略)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资源有限,要把有限资源投放到最高效的地方去。好像现在BAT对产业互联网的趋势判断。好像我们在教育上对个性化的需求的趋势判断。
中观套路:在特定的趋势判断之下,采用成熟的、被先前验证过的经验、流程、体系作为资源组织的手段,和具体行动的模板。比如,传统互联网企业,确定了一个新的业务方向后,会采取融资的模式,采取“配备产品经理+研发+运营”的团队建设方案,采取“精益创业”不断迭代试错的业务模式,采取“期权”的激励方式,采取“动态调整KPI”甚至“去KPI”的指标模式,迅速形成套路来展开行动。可以说,中观套路是宏观视野和具体执行落地的桥梁,好的中观套路能够节省大量认知和时间。
微观体感:具体实施执行的过程,必须依赖具体的人在具体的事上建立的精微的感觉,就是做事的经验,是战术层面的事情。这些感觉往往是具身认知,是需要花费时间去体验去接触才能领会的,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是比较琐粹但是对具体成败有至关重要影响的,是和现实紧密结合的。宏观中观在逻辑上一定是自洽的,但在实现上可能不符合逻辑。微观体感如果不够,会导致宏观和中观的判断出现偏差,甚至南辕北辙,让战略落不了地。比如,微观对宏观中观的制约往往体现在:1.资源不够无法实施(时间来不及,人才找不到),2.现实中的具体事例无法保持高度一致性,让宏观中观的逻辑判断不成立,商业上无法聚合成理论上的细分市场;3. 计划赶不上变化,很多想不到的因素变量严重影响到原有判断。
需要注意的是,三者的划分是为了方便思维和沟通。真实的情况经常是三者互相交织,不断迭代的。比如,宏观目标确定后,可能会发现根本没有现成的套路可用,又或者以自身的资源是无力实施的,又或者是微观体感方面实在缺乏经验又不能在短期内找到合适人选,这时候必须重新审视宏观目标甚至推翻重来。
很多时候,之所以争论中会有鸡同鸭讲的难堪,往往是因为双方在不同层面进行对话。有了三观划分后,可以帮助我们一次聚焦在一个层面进行问题讨论和厘清,避免过于发散。认知上人们总是倾向于节省脑力,因此更容易参与或把话题拉向自己熟悉的领域。在融会贯通之前,三观的强制划分利大于弊,强制大家尽量在同一层面进行沟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