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 为 什 么 而 活 着?
——用名著与女儿沟通之读《活着》
女儿将看过的书交一本给我,我看过后可以与她探讨书中的内容,这是我与正值青春期女儿交流的一种方式,因此我也可以逼着自己读些我没想过要读的书了。
这是女儿交给我的第三本书。“苦呀!”,沉淀了半个多月的心情,还是最想说这两个字。读这本书比上一本快了好多,因为我一直被福贵的苦难吊着,等着见到他生命中的曙光,來引导我找到活着的意义,一直揪着心地读,可是到最后也没有看到这束曙光。余华!你真残忍,你到底是怀着怎样的想法写出这样一本书,竟然可以用一种近乎冰冷的笔调娓娓的述说了这么一个悲惨的故事,你平淡冷静地叙述,却将沉重消无声息地植入读者内心,不给出一点怜悯!我看着书封底的余华,果然,看不出一点儿好感。
2018年11月20日家中拍摄《活着》封底看看这介绍,获了这么多大奖的作品,我却没有读出一点好感,那一定是我自身学识的浅陋吧。“再读一遍“,心里这样想着,我一定要找到活着的意义或其他积极的美好的东西,因为我读这本书的目的是要与女儿交流的呀,因为我不想只是简单地同意她看完这本书后告诉我的“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那样和动物的活着有什么区别呢!可,我实在没有勇气再读一遍,没有勇气再次体会主人公福贵在命运面前的那些无力,于是我暂时放下了这本书,刻意听了几本书,譬如马修·理查德的《学会快乐》,譬如让佛朗索瓦·何维勒的《僧侣与哲学家》,可我仍然没有“人为什么而活”的答案,所以只好写下了这个题目,但我的心境似乎平静了些,似乎有勇气直面这种“苦”了,也试着去理解余华了。
可一旦提笔还是发现挺难的。写作是用颗粒度更加细微的字眼分析自己的情绪,这种感觉就像是拿着一把手术刀,但是刀口对着自己,对人性庖丁解牛。此时我才发现也许我读后一直没有写读后感的原因,正如一位诗人所表达的“人类无法忍受太多的真实”。
回忆刚读完这本书时,我脑海中浮现出小时候爸爸妈妈给我和妹妹讲述他们那个年代的不容易,似乎现在才懂得他们的辛苦。记得小时候家里的窗帘,沙发罩,床罩,......似乎所有的东西都是妈妈手工做的,还有我和妹妹新年的一套套新衣服都是妈妈亲手裁剪制作出来的,我相信还有很多他们的辛苦是因为儿时我的不懂得而没有记忆的。父母也经历了那个年代,现在想来,你们也一定不轻松吧。想起小时候的我经常不屑于父母在餐桌上的“忆苦识甜”,哎,孩子呀,没有经历哪有资格不屑呀。这应该算我看过《活着》后的一点儿收获吧。
人性其实是容易刻意追逐美的东西的,我也许刻意回避了生活中的残酷,像福贵经历的那种生离死别真实生活中还少吗,刚参加了表姐的葬礼,目睹了大爷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无力的悲伤,就在刚刚看到新闻葫芦岛轿车撞死多名学生,家长抱着孩子不肯撒手,........现实也许比小说中更悲惨,我之前在朋友圈发的关于电影《三个广告牌》的感慨:人要有多幸运才能过平凡一生。
女儿的读书笔记很高兴看到你能拿着笔看书,那是思考的痕迹。
“余华:人活着本身除了活着以外并无任何意义”,目前的我实在无法认同这句话。很多时候,厄运之手强大到无可抗拒,比如死亡,比如福贵所面对的,那就屈从命运?完全接受命运的安排好了?就在今天早上(这篇读后感写了好几天了),我突然想到了这个答案:
给老师献血的有庆被医生抽血抽死时,福贵平静地接受就好了,为什么他本能地对大夫拳脚相加?当因为生活的艰难被送给别人家的凤霞回来看完家人要离开时,福贵欣然送走她就好了,为什么最后还是领回了凤霞,决定一家人再辛苦也要在一起?......
人,是为他所爱着的事物而活着的!
是的,有着足够多的理由死去的福贵最后还是活着,可他没有像动物那样只是吃饱睡觉的活着,他和他心爱的老牛在一起,
对它吆喝“二喜、有庆不要偷懒,家珍、凤霞耕的好,苦根也行啊。”
对它说“今天有庆、二喜耕了一亩,家珍、凤霞耕了也有七八分田,苦根还小都耕了半亩。.......”
福贵每天还是和他所爱的家人在一起,以另一种形式。人类因为爱着而繁盛。
拍摄于二女儿七岁生日的第二天佛教主张接受现在,因为你现在所承受的东西是你之前做的事情的结果。正如福贵的悲剧也是从他的堕落开始的。但未来完全要看自己,你的未来如何要看你今天做的事情。顺便和你分享佛教里的三种懒惰:
1.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吃饭睡觉上。就是只做让自己舒服的事情。2.告诉自己“像我这样的人绝对不可能达到完美”。要相信自己是可以改变的。3.把大量的时间用在与心灵无关的事上。
最后借用丹增仁波切的一句话:“如果你觉得我说的任何话有用,请用它,不然就忘掉它。”
本以为这本书是语文老师推荐看的,我问了后才知道不是。真佩服你。前阵子让我给你买《悲伤逆流成河》,至今没买,我连买的勇气都没有,更别说看了。下本能来个轻松点儿的吗?
写于2018.11.24下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