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合”这个词最早来自于古代的战争。
我们熟知的春秋战国诸侯之间的战争主要以战车为主。一辆车称之为一乘,由四匹马拉着,中间的两匹马称之为“服”,左右两边的马则称之为“骖”或“跡”;人员配置单位是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战车上左边的人手拿弓箭,承担远程攻击的的职责,所以叫“射”,中间的人的主要职责是驾驭马车,所以叫“御”,右边的人手持戈盾,主要承担近距离攻击和防卫工作,一般由孔武有力,忠诚果敢的人承担。特别的,如果一辆战车上有主将或者君主在上面的时候,因为身份和地位的特殊性,主将或者君王一般在车的中间,左边的人则会承担驾驭马车的职责。所以《左传》中介绍战争时,基本都要说明主将的御者和车右是谁。
车战开始时,战车驶向对方,两方开始交战:先是远程,射者对攻;战车靠近后,车右用戈矛交战; 然后战车擦身而过,驶向远方,再是弓箭对射。这个过程为“合”。战车驶远之后,各自必须再掉头, 准备第二次对攻。这个战车掉头的过程,就是“回”。然后两车再驶近而“合”。一个“回”,必有一个“合”。战 斗就这样不停的“回”“合”“回”“合”地继续下去。直到有一方败北,在“合”之后,不再“回”,直接驾车而逃。 因为逃跑的一方是“合”完逃跑的,所以不用减速,直接冲出战场,因而有一定的速度优势;胜利的一 方,在“合”完之后,必须要减速再来一个“回”,才能发现对方的逃跑,这种方式在战争中对战败方有利,在春秋时期战争中较为常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