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董日记》是我最喜欢的文章,没有之一。
关注了一年多,教会了我很多,却什么也没有改变,因为我的懒。
他就在那里,我却没有伸手。
这几天花时间,把他所有关于电影和写作,读书类型文章搜集在了一起,选一个自己可以坚持做到的,加油!
“我可以帮你规划,但是有没有结果,在于你自己。你要在学识、健身、保养、穿着、圈子方面改变,你挨着找这几个领域的优秀代表,然后观察她的日常生活习惯,你把这个习惯变成你的习惯,去坚持!”
他说:每周坚持一本书,一个电影,一场运动,一个定投都是人生必不可少的。
也就是说,一周的时间内,我接受到了一本书,一部电影,一堂讲座,一篇文章,一个地方,一段历史,一个人物。
❤️每周一本书。
每周一部电影。品电影,慢慢的看,一段一段的,不断的思考,不断的搜索,不断的笔记。
只选经典,经典之所以经典,经受起了时间的沉淀,所以不要选新的。要画人物拓扑图,要选出优秀的影评和书评。
每本书都要读两遍,第一遍速读,速读完了以后,去网上搜集评论家、豆瓣读者对这本书的评价,整理成文档,阅读后,再次读一遍这本书。
把读书笔记、经典摘抄、读者评论组合成一篇文章,发到自己的读书博客或微信公众帐号上。
电影也是如此,每部看两遍。
每周推荐一个演讲视频,或者讲座,长度在60分钟以内的,并且写上推荐理由。
每周推荐一篇文章,是你认为写的比较好的+每天看2篇文章,附加上一个要求,从每一篇里摘抄出100字,汇总成1000字的小文章,每周一篇发到你的Q空间。
每周推荐一个地方,有游记,有介绍。从省一市,一个市两日游。
每周推荐一段历史,从夏朝写到了1949。
每周推荐一个人物。
朋友,每周采访/拜访/约见一个。
或者:每天看10篇文章,选出一篇你认为最好看的,发到群上。
附加上一个要求,从每一篇里摘抄出100字,汇总成1000字的小文章,发到你的Q空间。
知识最好体系化。分为两块,一是时间轴,一是地理轴,用五年的时间,阅读历史从秦始皇到新中国成立,地理呢?从国内到亚洲,从亚洲到欧洲,从欧洲到非洲、美洲。
❤️然后做一个详细的计划书,完全当日常生活去执行。每周都要做计划,例如周几看什么电影,是看老电影还是新电影,是看国产的还是欧美的,一本书分为7天,一天要读多少页?
❤️每天都要写生活总结。
总结包括:今天走了多少路,体重多少,读了什么书,看了什么电影,定投了多少资金,收益多少。
这5年采取倒计时的方式,一天一天的。
你要这么想,我不为别的,就等于为我自己开设了一个博士学位,耳濡目染,十年才毕业,我是为自己做的俱乐部,大家愿意参加就愿意参加,不愿意参加我依然愿意独行,这是我的姿态。
我的内心充满了斗志!!
什么东西要高于书本教育?
电影、纪录片这一类的视频教育,其实电影就是很优秀的教育方式。
什么是好电影?
这就需要另外一个功底:甄别力!
对电影的需求是:常识+思考。对剧本要求是非常高,我觉得好电影的前提必须是:好剧本。例如《活着》、《霸王别姬》、《鬼子来了》、《红高粱》,为什么这些电影如此的牛B?
剧本牛,原著都是一流作家写的,余华、李碧华、尤凤伟、莫言。
例如,我说日本很干净,你能想象出来有多干净吗?例如,阿拉伯国家,一个男人有四个老婆。
你靠想象能想象出来他们是怎么生活的吗?
不能。但是,电影可以给你这些场景。
我更感兴趣的是类似的眼界式的电影,就是带着我们去看世界,同时引发我们的一些思考。
电影不仅仅是文字,还有音乐,有美感,有生活模式,有地理常识,有生活习惯,有风景,有人情……
你是立体式去学习,去感知。
偶尔出次国旅游呢?那不过是走马观花,你压根没有机会深入生活,不是在飞机里,就是在巴士上,即便吃饭也只能在中餐厅,跟国内没有任何区别,你没有自由交流的机会,更不可能深入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