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乌斯托夫斯基认为,大自然是人类学习语言艺术最好的老师。
走近它,花草、树木、河流、山川,鸟儿清脆的鸣叫,小花自在的绽放,无一不美,无一不闪耀着诗性的光环。
走进它,通过触觉、味觉、嗅觉,你会认识许多词,或许之前的一知半解,通过深入的接触后,会给你全新而深刻的印象。
就拿雨这种自然现象来说吧。在我国的谚语中,有“蜻蜓低飞要下雨,蚂蚁搬家要下雨”等等,那是劳动人民长期生活经验的总结。在俄国,也同样如此。比如,太阳躲进乌云,炊烟紧贴地面,公鸡乱啼,燕子低飞等等。仔细观察,你会寻觅到很多规律。
最初下的雨点,用“洒”字来形容最贴切不过了。被雨水打湿的土地,会散发出一股凉爽奇妙的气息。
而疾雨和蘑菇雨又有什么区别呢?
所谓“疾”,即迅速、有力之意。疾雨,是垂直倾泻而下的,落在河面上,弹跳有力。从形状上看,像珍珠;从声音上听,像玻璃相撞,能在河面上打出一个个圆圆的深坑。
而蘑菇雨,则是懒洋洋的,悄无声息。落在积满腐殖土的树林中,就像甘露,被大地轻轻吸吮。经过雨水的浸润,一夜之间,便会开出一朵朵蘑菇。
还有太阳雨,我们也非常熟悉,可又有谁认真观察过呢?俄国民间把这种雨叫做“公主哭了”。雨点在阳光的映照下,如大颗晶莹的泪珠,的确非常形象呢。
在《语言和大自然》一文中,还描述了秋日的朝霞和晚霞,那绚烂的色彩,让我深切地体会到了文字之美。大自然,就像神奇的魔术师,瞬间激活了人内心潜藏的情感。
读这样的文章,在诗意的浸洇中,不觉深深的陶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