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到了麦家写的一篇文章《两只狗》,篇幅不长,仅有不到300字,但是意味深长,引人深思。
“我曾养过两只狗。一只是朋友送的,德国牧羊犬,名门血统,姿态高贵,仪表堂堂。我不敢慢待,每天都用上好的骨肉款待。渐渐地,它除了精肉细骨一概不食,包括龙骨和猪皮。到后来,它学会了挑食精中之精、细中之细,超市买来的高价狗粮,它甚至懒得瞄上一眼,就像娇生惯养的小姐。而我分明从它慵懒冷漠的眼神里,看到了它深切的不满和厚重的怨气。
另外一只是我在部队时养的狼狗。那时我任务繁重,只能粗生粗养,想起了给它丢点剩饭菜,想不起就任它自生自灭。日子长了,我突然发现,我慢待的是真诚的朋友。这位朋友只需一碗粗粝的糙米饭,加上一点点肉末或油腥,就能令它开心、快乐,令它为我们的友情雀跃,神采奕奕,奔跑如风。 ”
这两条狗让我联想起两个孩子。
我曾经给一个叫李亮的孩子补过课。他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爷爷、奶奶对他疼爱过度,爸爸、妈妈也是百依百顺。这孩子一天天长大,可是竟越来越不懂事。
早晨爸爸是百劝千哄地送来学习。这两个小时还带着高级饮品和零食,学习马马虎虎。学习期间爸爸在外面候着,结束再把他接回家。
好歹坚持两天,第三天早晨他爸气呼呼地打来电话:“老师啊,我实在没办法,今早怎么叫也不起来。前两天为了哄他上课,给换了个手机,这才两天功夫就又坏了。早晨他妈说他两句,他竟又吼又叫,简直是养了个白眼狼!”
和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的另一方学生。赵刚父亲腿有残疾,母亲精神有毛病。小刚是由爷爷、奶奶帮着养大的。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小刚很小就帮奶奶做家务,照顾自理困难的妈妈,非常懂事。在学校,赵刚刻苦努力,成绩突出,是优秀的班干部。
通过比较,我们应该清楚:人也好,狗也罢,都是不能惯的。惯坏了,就成了白眼狼。不懂感恩不说,更是百般挑剔,怨天尤人。
有言道:“溺爱的起点是爱,落脚点却是恨”。应该把孩子当“猪”来养,孩子才能变成“猪坚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