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交往与空间

交往与空间

作者: Zgmdada | 来源:发表于2019-03-15 01:21 被阅读0次

《交往与空间》| 良舟工作室解读

《交往与空间》| 良舟工作室解读

28:05 25.71 MB

建议WiFi环境下播放

关于作者

扬·盖尔,建筑师,丹麦皇家艺术学院高级讲师。《交往与空间》这本书是他35岁出版的处女作。建筑师大多大器晚成,50岁还被称为“青年建筑师”,他这个年纪在建筑行业里是非常年轻的。而他当时以一个“愣头青”的身份,出版了这本影响全球半个世纪之久的建筑规划名著。

关于本书

本书提出了判断城市空间好坏的唯一标准,就是这个城市是不是充满生机、充满活力,而世界上有太多“死去的空间”,一个生机勃勃的城市空间有些什么特点呢?那个空间一定能让人感觉到安全、舒适、气候宜人、充斥着各种人的活动。作者认为城市是为人设计的,城市设计应当满足人最原始的生理及心理需要,应当符合感官特点,让人觉得安全,尽量节能,满足这些需求,就会让人愿意停留其中,人与人之间产生无限可能。

核心内容

本书探讨了城市空间对人行为的引导,通过分析人的生物学特点、远古人类的生存法则、行为心理学等,推导出适宜人使用的城市空间,试图打造充满活力的城市。内容涉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行走、娱乐、购物、驻足、交往等,为这些行为提出了不同的设计策略。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本期音频为你解读的是《交往与空间》。这是一本由丹麦建筑师扬·盖尔所著的城市设计名著。这本书的原书名,直译过来应该叫做“建筑之间的生活”,这个书名似乎更能概括全书的内容。建筑之间就是指城市室外空间,其中包含了人们的各种活动,比如散步、停留、购物、交谈、娱乐等等。那什么样的城市空间是“好空间”呢?

加拿大女作家简·雅各布斯曾经出版了《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这本书。书中提出了判断城市空间好坏的唯一标准,就是这个城市是不是充满生机、充满活力。而一个生机勃勃的城市空间有些什么特点呢?那个空间一定能让人感觉到安全、舒适、气候宜人、充斥着各种人的活动。而世界上有太多“死去的空间”,这些空间会让人觉得不安全、尺度过大、没有细节,人们经过时会竖起领子只求赶紧走过。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别,设计师要问问自己,这座城市是为居住在其中的人而设计的吗?还是为了更好看的鸟瞰图、更宏大的理念?

本书的作者认为,城市设计的核心是人,生活在其中的居民是唯一的评判者。他们感觉到舒适、愿意停留、有各种活动发生的就是好的空间。城市的广场、街道充当了“城市客厅”的作用,不同的人怀有不同的目的,来这里或散步、或驻足、或锻炼。同处一个空间,形成一定的密度,就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提供条件和可能。《交往与空间》这本书提出,“以人为本”是设计的首要原则,城市设计应当满足人的生理及心理需求。

本书的作者是丹麦建筑师扬·盖尔,这本书是他35岁出版的处女作。这个年纪在建筑行业里可是非常年轻的。建筑师大多大器晚成,50岁还被称为“青年建筑师”呢。而他在35岁时,就以一个“愣头青”的身份,出版了这本影响全球半个世纪之久的建筑规划名著。而且更幸运的是,扬·盖尔活了足够长的时间,可以亲眼见证自己书中的预言变为现实。作为一位学者,能亲眼见证年轻时天马行空的想象得到证实,还受到使用者的欢迎,是一件多么难得又令人欢欣鼓舞的事情。

虽然这是一本城市设计的专著,但所讲的却都是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比如为什么路边的咖啡厅,面对马路的座位更容易被选中?为什么人们宁愿等红灯也不愿意走天桥?为什么摩天大楼附近的风更大,温度更低?为什么有些街区人气满满,而有些街区却格外冷清,甚至给人以非常危险的感觉?这些问题的答案并不是什么高深的理论,就是要回归到人的原始需求: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那城市设计要怎么满足人的基本生理和心理需求呢?下面我们就从三个方面来解答。

第一个方面,怎么根据人的生理特点,打造让人舒适的城市?第二个方面,怎么从人心理的角度,打造让人有安全感的空间?第三个方面,怎么在人的这两种天性上打造更节能的城市?

第一部分

先来说说第一个方面,怎么根据人的生理特点,打造让人舒适的城市?

舒适是种感受,那就不得不说说人的感官,这也是人很重要的生理特点。人的感官包含视觉、嗅觉、听觉、触觉、味觉,我们单把最敏感的视觉拎出来说一说。视觉是我们感知环境最重要的渠道,在远古时代,不管是观察同类,观察环境变化,还是观察有没有捕猎者和猎物,都需要借助视觉。我们可以通过光影,识别出500米以外是动物还是灌木丛,却只能听清50米以外的求救声。嗅觉和触觉就需要更亲密的距离了。在城市设计当中,视觉也同样很重要,它往往决定了人对一个空间最初的印象。那人的视觉特点是怎么影响城市设计的呢?下面我来为你详细讲解。

远古时代的人需要仔细观察周围的环境,识别危险、寻找猎物,而现在城市里人们都在观察什么呢?最主要的一个对象就是其他人。一首流传千年的古冰岛诗歌里边就写道,“人是人最大的乐趣”。现代心理学中也有一条准则叫“人往人处走”。简单来说,观察、了解其他人的生活,是我们与生俱来的兴趣。

所以,如果你有时间观察一下路边的咖啡厅,你会发现,人们为了和其他人保持“可观察”的联系,无论是室内还是室外,能看清马路的座位总是最受欢迎的。比如,你会不会很喜欢“靠窗边”的座位?而广场上的座椅设置也要遵循这个原则。因此面向广场、可以观察到人们活动的休闲座椅,总是很快人满为患,而背对广场的位子却往往无人问津。

人既然喜欢观察他人,那么人越多的地方可观察的内容也就越多,也就会吸引更多的观察者,这就是所谓“看热闹”。所以我们会发现有人气的地方会越来越热闹,冷清的地方会越发冷清。那如何打造一个有“人气”的空间呢?有一个关键点叫“适宜的尺度”。我们可以设想一下,有五十个人走过一条街,如果这条街非常宽阔,那看着就挺冷清的;而如果这条街只是条窄巷,那就给人感觉非常热闹。你看,适宜的尺度,方便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就会显得很有人气。所以我们看到,很多人气很旺的街道往往并不宽敞。比如在泰国,那里的夜市,摊位与摊位之间只留了很窄的空间,但当地人和游客却很享受这种拥挤的夜市生活。大家可以近距离地观察小摊贩、其他的食客脸上的表情,可以听到各地的口音、闻到不同食物散发的味道,这种参与感会让人身心愉悦。

那么这个适宜的尺度是多少呢?就视觉而言,不同的距离会带给我们不同的心理感受,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需求来选择。其中100米是个很关键的分界点,在这个范围内,我们能看清人的动作。所以运动比赛和演唱会的场地,就要严格遵守这个准则。作者计算了一下,方圆大概100米的范围内,最多可以容纳10万人。所以我们经常会用“10万人的演唱会”来形容现场的火爆人气,却很少有“20万人演唱会”这样的规模。其实,欧洲的很多古城广场,也很少有超过这个尺寸的。因为在这个范围内以内,你能看清最远处的人,体验就比较好。

那如果这个尺度缩小一点呢?如果空间的距离缩短到了35米,人们就可以清晰地看到其他人的面部表情,解读他的情感了。而话剧场和歌剧院就会使用这个距离,因为在这个范围里,我们能和舞台上的演员产生情感共鸣。如果距离再继续缩短到3.75米以内,那这时候就属于人和人的交往距离了,其他感官也会同时启用。

人的视觉不只是影响了适宜空间的长度,还影响了它的高度。我们眼球中的视锥体分布,有助于我们感觉前方及两边的危险,而看向上和向下看的范围就窄得多了。这个视力的范围叫作“视域”。那反映在城市设计上是什么样的呢?那就是建筑的第一层特别重要。这是因为我们的眼睛能观察到左右180度的范围,而上下的视域要窄得多。为了躲避路上的障碍物,我们走路时还会自然把头向下低10度。所以,我们很少有机会留意上层的建筑。那想打造一个生机勃勃的空间,就得在建筑的一层上下功夫,要设计出能吸引人放慢脚步、驻足停留的细节。

刚刚说的都是人在静止时的视觉特点,那人在行进中又有怎样的视觉特点呢?经过亿万年的进化,人类的步行速度最大为每小时5千米。在这个速度下,人能观察到建筑非常细节的部分,也能捕捉到更多其他人的信息。与之相对的是,近百年才出现的汽车,它的时速经常在50-100千米之间,速度是人类步行的几十倍,自然会错过很多的细节。现代城市就往往是为汽车服务的,所以汽车配套的城市建筑、公共空间、标志物都得完全忽略细节,出奇地大才行。

但你可能想到了,巨大的建筑、空荡的广场、偌大的标志物,这些都忽略了“人”这个主体。这样的城市建筑怎样看最好看呢?就是从空中以上帝的视角。我们现在的建筑规划汇报不就是这样的吗?设计师向甲方展示的,通常都是绝美的鸟瞰图或城市模型。大家为建筑的整体形体欢欣鼓舞,却没有考虑到在其中生活的人会不会觉得舒适。

这种情况绝不在少数。从城市建筑规划的历史来看,在20世纪中叶兴起的现代主义风格的城市,几乎都是不考虑人的感受及公共生活的。作者说,在那个盛产建筑大师的年代,设计出的城市空间大多是失败的。只有那些形成于中世纪以前,没有设计师统一规划、自由生长起来的古城,在今天来看才是非常值得借鉴的。它们尺度适宜、充满了细节和惊喜。那里随处可见的公共休息空间、热闹的街道和广场。所以,它们才成了受到世界各地游客追捧的旅游胜地。比如说水城威尼斯、山城锡耶纳、普罗旺斯、圣托里尼岛都是典型的代表。而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跟这些历史古城取经,恢复城市公共生活。

好了,以上是我们谈到的第一个方面,怎么根据人的生理特点,打造让人舒适的城市?作者认为,城市设计应该符合人的感官特点,而视觉是人最敏感也是最重要的接收器,要特别关注。比如,人喜欢观察人,公共空间要设置适合观察的座椅,要选取适合观察的尺度。人左右的视域大,上下视域窄,所以建筑的第一层设计特别重要。人的移动速度也决定了视觉能接收到的信息量。步行速度慢,可以看清较多的细节,但现在很多城市的建筑只考虑汽车。人住在这样的城市里,当然就感受不到舒适了。那么接下来,我们继续讨论第二个问题,人类由于视力的优势擅长发现前方的危险,那后背的安全怎么保证呢?如何打造安全且让人有安全感的城市空间?

第二部分

安全是一个用来描述客观事实的词语。比如,如果说这条街道很安全,那说的可能是它的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很低,犯罪率也比较低等等。但是安全感,是生活在其中的人的心理感受,除了客观事实,还有很多的细节可以加深这个感受。

比如我们能依靠通过敏锐的视觉规避危险,那看不到的后背要怎样保护呢?作者提到了一个概念叫作“边界效应”,就是森林、海滩、树丛的边界都是人们最喜欢逗留的区域。边界之所以受欢迎,也有人类进化的影响。在远古时代,人类以狩猎为生,是天生的“猎手”,但也是其他物种的“猎物”。为了在狩猎的同时不被其他捕食者发现,绝对不可以暴露在一个空旷的环境中。如果腹背受敌,那就麻烦了。如果背后靠着一座山、一棵大树,就既可以无障碍地观察,又可以保护后背不被偷袭。慢慢地,这变成了人类的一种本能。因此,在建筑立面设计一些凹凸、廊道,在两个区域的边界设置座椅、护柱等都是很好的方式,可以带给人们安全感。

当然,现在在城市里,我们早就不用担心野兽入侵,而城市的安全主要包含交通安全和低犯罪率。就拿交通安全来说,现代城市的交通主要为三类:汽车、自行车和步行。这三类交通的要求非常不一样,混杂在一起容易产生交通事故。20世纪60年代,就有人提出快速交通和慢速交通完全分离的理论,就是汽车走这边,自行车和步行的人走另一边,看似是一个非常安全有效的办法。但实际中,总有人习惯性地选择最短的路径,比如抱着侥幸的心态穿越马路,在视线不好的天气或夜晚很容易发生事故。

最近几十年,又有人提出了一些更有效的办法。比如荷兰政府就通过颁布法令,明确给行人最高优先权,让汽车、自行车、步行的人和谐共处。而意大利的威尼斯,是世界上唯一没有汽车的步行城市。汽车只能停在城市外,城市内只允许慢速交通,这是最安全的做法。

中国也有了类似的改善。比如大力推动自行车运动。很多企业也参与进来,投放了很多共享单车。但是,我们忽略了对自行车道路的优化。在完全为汽车设计的城市交通体系里,突然加入大量的自行车是非常危险的,使用者也可能会感觉不安全而最终放弃。其实我们可以学习一下哥本哈根的经验。在哥本哈根,每10个人中就有4个人选择自行车作为日常交通工具。整个城市为这个结果做出了多方面的努力。比如他们设计了从门到门连贯的自行车城市路网,用路缘石和汽车进行分隔,还有随处可以见的自行车停放区。给自行车信号灯也是单独的,会比汽车的信号灯早亮6秒。他们还会通过媒体,督促汽车注意避让自行车。

通过城市设计让交通更安全好像还比较容易理解,那城市设计还可以影响犯罪率吗?犯罪率貌似和人的关系比较大啊。那我们就来看看,如何通过城市设计来减少犯罪。

在本书中,作者提到了城市设计的专著《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其中重点论述了城市空间和犯罪率的关系。它里面提到了一个关键点,叫“街道观察者”。这不是一个特殊的职位,而是一些自发的、自然的观察者。前面我们提到过,观察他人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兴趣。当城市的公共空间充满活力,有人、有活动可以观察时,街道上的人、楼上的人都会自然而然地投来目光。你看,犯罪往往会在没有人能看到的偏僻角落里发生,那这些密集的目光,就是最好的庇护。所以,城市安全和城市活动是一种互为因果的关系。人们会因为觉得安全而有活力,又因为有活力更加巩固了这份安全。

本书的作者,在这个“街道观察者”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清晰的结构和柔性的边界也有助于城市的安全。这里所谓的“清晰结构”,是指城市的路网清晰,人们能轻易地辨别道路、建筑的位置。如果活动场所有清晰的边界,私密空间、半私密空间、公共空间能明显地区分,不同的使用者就会自觉地团结起来,保护所属的领域,共同维护安全。而柔性的边界,是指建筑的一层是友好的、柔性的。比如住宅前院停放的自行车、路边被遗忘的玩具、商店和办公楼投射出来的光线,都暗示着这是一个有人活动、受欢迎的区域。这些,都有助于提高街道安全。

好了,上面是我们谈到的第二个方面,城市设计如何保障人的安全,让人有安全感?使用边界效应保护人的后背,让人有安全感。合理规划城市交通,保障交通安全。吸引城市观察者,借助清晰的结构、柔性边界来减少犯罪。那么接下来我们继续讨论第三个问题,节约能量,保存体力是人的天性,如何打造一个更节能的城市?

第三部分

我们现在的很多本能都是源于祖先的生存之道,无论是狩猎还是采摘,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对食物的贪婪,是为了更多的获取能量。而尽量节省体力,也是为了让体内的能量使用得更久,好挨过缺少食物的日子。而这些习惯被写在我们的 DNA 里,就像很难控制对高热高脂食物的爱,我们也很难抗拒对“省力”的执着。因此打造一个省力,或者看起来更省力的城市就很重要了。

比如过马路时,人们会选择最省力的途径,避免绕道,避开障碍、楼梯和台阶,而且总会选择直线路径。设计师就要尽量满足这个天性。但如果有不可避免的费力因素,就要利用一些小手段,制造省力的假象,引导步行者开心地走过这一段了。那么在街道的设计上,设计师经常会使用哪些省力法则呢?作者在书里给我们列出了一些,我们来说说。

省力法则一,让人们能走直线。如果能看得到目标,人们会自然地选择最短的直线路径。在下雪之后,你可以留意一些广场上的足迹,就能发现人们总是乐意走直线。而很多设计师会喜欢设计巨大的草坪,他们期望人们会沿着草坪外围行走,保持景观的整齐。但是不久,就会发现草坪一定会被踩出很多条直线的道路出来,而这些道路一定是去某个目的地最短的路径。所以就有设计师,会在草坪建成后先不修建道路,鼓励行人踩踏。一年后,再根据人们自然踩出的路径铺设石头路面。这样的道路设计,人们在行走时会感觉非常贴心。

省力法则二,让人们尽量在同一平面行走。人们总是习惯同一平面上的移动,登高或往下走都更耗体力,所以台阶就自然变成了人类的“天敌”。如果留心你就能发现,在有斑马线和人行天桥或地下通道的路口,人们宁愿等红绿灯,也不愿走天桥或地下通道,除非别无选择。而在商场或者地铁出口,也可以看到自动扶梯前大排长龙,而旁边的楼梯就算空荡荡的也没人走。我们可以想象,假如没有自动扶梯,商场一楼以外的楼层,估计生意会很惨淡。

但如果场地有不可避免的高低差,那怎么办呢?那就需要利用设计手段,伪装成省力的假象。比如高低差不大的情况下,可以用坡道代替台阶,从平地到缓坡之间切换不太明显较难察觉,会有更省力的感觉。如果高低差太大,只能用台阶怎么办?那一定不要设计那种一望到顶的天梯,那会让人感到惧怕,觉得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聪明的做法,是把台阶隔成几段,让人们看不到完整的高度,每次都会觉得只有眼前的几级台阶,不是很困难的事情。人们经过一小段时间的休整,再迎接下一段台阶,会更容易接受。

省力法则三,避免太远的步行距离。作者提出,一般人可接受的步行距离是500米。比如你家离超市在500米以内,你就会乐意出门购物。但如果超过这个距离,可能就会觉得有些为难。但这个“可接受的距离”不一定就是500米,它实际上取决于路线的空间质量。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感受:如果你行走在一条有趣的街道,比如能路过一扇扇商店的橱窗、咖啡馆的落地窗,就会觉得时间过得很快,心理距离比实际的要短很多。而如果路边只有一面高高的围墙,那走在旁边就会觉得时间难捱,路程变得极其漫长。那也就是说,优质的景观可以鼓励步行。在现实中已经有了类似的例子。为了解决街道枯燥和缺乏生气的问题,15座丹麦城市通过了建筑法令,限制在街面一层设立银行和办公机构。因为银行和办公机构就像一面墙,没有任何橱窗和景观可言。而用更的窄门面,安排更多的橱窗,更注重细节的营造,使用更丰富的绿化景观,就可以让人们产生步行距离更短、更省力的假象。

除了行走需要耗费体力,不适宜的天气也会额外耗费更多的热量,这也是我们在太热或太冷的天气不愿意出门的原因。其实,可以通过城市建筑设计改善局部气候。

你可能说,建筑怎么可能改造气候呢?我们通常说的气候,是指宏观气候,比如说这个地区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还是地中海气候。从这个层面看,城市建筑设计师当然改变不了宏观气候。但建筑可以影响局部气候。

那是怎么影响的呢?比如城市里大量的摩天大楼,就带来了风的问题。对于局部气候来说,高层建筑会在30到40米的高度吸引疾风,然后通过高气压和低气压的相互作用给风加速。在高层建筑的脚下,风速可以达到周边开阔地区风速的4倍。而且高楼会遮挡大部分的阳光,在大风、缺少阳光的作用下,就导致了城市局部的温度降低。这种影响有多大呢?作者说,在冬季需要保暖的温带和寒带地区,大楼附近甚至会出现局部的极地气候。

高层建筑会带来极地气候,那是不是说,低层建筑就可以缓解这种情况呢?还真是这样。高密度的低层建筑,会对风形成阻力,把风引入上空,让地表风速快速下降。再加上低层建筑也能解决阳光不足的问题,少风、充足的阳光就可以缓解寒冷的温度。同样是冬天,高密度的低层建筑区,就会让人感觉舒适得多。从这两类建筑的对比可以发现,气候并不是一个完全不可控的因素,不同的设计可以改良或恶化局部的气候。

所以,城市设计师应当做的,就是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宏观气候进行设计,降低气候的不利影响。比如在阳光强烈、气温较高的国家,就设计窄一点的街道,减少太阳直射,加强风的通道效应,降低室内外的温度。而气候寒冷的地区,可以采用低层高密度的建筑群,植树挡风,保证足够的日照距离等措施。

好了,这是我们要讲的第三个方面,如何打造一个更节能的城市?这里的“节能”是指节省人的体能,我们可以通过更省力的交通步行空间,吸引人行走其中。也可以通过城市设计改善局部气候,让人感觉舒适,节省对抗不良气候耗费的体能。

总结

说到这,我们今天要说的内容也就差不多了。《交往与空间》是一本研究室外空间是如何影响人们的交往与生活的书,它关注的是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我们从三个方面,分享了这本书的里作者的主要观点。

首先,城市空间设计应该是一个符合人类感官特点,尤其是视觉需求的城市空间。观察他人是人的基本心理需求,而眼球结构、步行速度则是人的生理特征,设计师应当满足人心理及生理需求,设计出便于人们观察其他人,距离得当,有可以品味的首层空间,尺度适宜的城市。

其次,我们需要打造一个让人有安全感的城市。通过交通设计及政策法令保证安全交通安全;通过提高城市的活力,设计结构清晰边界友好的空间降低犯罪率;通过“边界”设计手法满足人内心的安全感。

最后,城市空间应该满足人的节能需求,省力是步行空间要最该遵守的准则,尽量设计直线可达、较短的路径;克服高差、尽量采用坡道,或遮掩台阶的完整高度,制造省力的假象;打造有东西可以看,信息密度高的街道,则缩短心理步行距离。通过对气候的微调,让人感觉舒适,节省对抗不良气候的体能。

通过刚刚的讲解,你应该已经了解到了,怎么才能打造一个满足人生理和心理需求的城市空间。但是,我们并没有重点区分哪一种需求,可以用哪一种特定的设计来满足。那是因为实际生活中,人们在公共空间的行为往往是复杂的。我们可能最初的目的是散步,看到乐队演出又会变为驻足欣赏,遇到熟人产生交谈、交往等等。城市设计师能做的,应该是打造一处满足人生理和心理需求的空间,吸引人们使用它。只有长时间停留,才能产生丰富的活动。城市空间就像化学实验的容器,不同的物质在里面发生反应,而最精彩的那类反应被称为“交往”。

撰稿:良舟工作室

脑图:刘艳

转述:徐惟杰

相关文章

  • 《交往与空间》

    作者没有花大量心思在学术词藻的堆砌上,而是花了25年的时间调研采集写完了这本书,书中的研究方法主要是行为心...

  • 交往与空间

    《交往与空间》| 良舟工作室解读 《交往与空间》| 良舟工作室解读 28:05 25.71 MB 建议WiFi环境...

  • Proud Kids少儿英语提醒家长要重视培养孩子的交际能力

    人的交际素质越高,交往的时间与空间就越大,生活也越丰富,得到的支持与帮助也就越多,机遇将不期而至。人际交往能力是孩...

  • 《老头》——城市交往空间

    1996年春天,我在北京清塔小区租了房子,那里地方偏,房租便宜,有一天,我和朋友路过时,看见大墙底下坐着一排老头,...

  • 人最舒服的活法就是: 不要和任何人走得太近

    人是需要给自由一个自由的空间的,与别人有得太近,自己那个自由的空间就不存在了,这样你就每天活在了与交往之中。数之不...

  • 《儿童纪律教育》

    春蕾八幼~魏笑迎 1.孩子交往的技能:孩子的社会交往包括孩子与同伴的交往和孩子与成人的交往。孩子与成人交往比较容易...

  • 淡淡的花香

    喜欢那些淡淡的,不张扬的植物,与它们相伴,温馨。喜欢与安静,平和的人交往,彼此给彼此空间,温暖。 也许,友谊和花香...

  • 每日一句(三十八)

    交往是空间性的,独处是时间性的。 ——周国平

  • 100天日更的四十五天

    与积极的人交往,你会变得更阳光;与消极的人交往,你也会充满负能量;与诚实的人交往,你们能坦荡磊落、互相鼓励;与不靠...

  • 火星男与金星女2

    1、与美貌的女人交往,使男人学会花钱;与聪明的女人交往,使男人学会挣钱。与美貌的女人交往,使男人风光;与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交往与空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urkm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