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文摘】李白五到秋浦

【文摘】李白五到秋浦

作者: 河滨散人 | 来源:发表于2024-01-30 10:48 被阅读0次

    李白第五次到秋浦

    肃宗上元二年(761)初

    天宝十五载(即至德元载,公元756年)冬,永王璘三次遣使上庐山屏风叠,聘请在那里隐居的李白。李白保国心切,不听从宗氏夫人的再三劝阻,毅然随永王璘第三次派去的使者谋主韦子春下了庐山,加入了永王的军队。李白有《别内赴征三首》,对他别妻从军的悲壮情景作了生动的描绘,也表示了他平叛保国不可动摇的决心。

    李白离别宗氏夫人,即随永王水师顺长江东下,作有气势浩荡的《在水军宴赠幕府诸侍御》五古诗。继而又作《在水军宴韦司马楼船观妓》五律一首。这些诗歌生动地流露出诗人满腔的豪情壮志。

    李白加入了永王(璘)军,满以为能实现自己生平"济苍生,安社稷"的宏伟抱负。他为之振奋、激动!然而他做梦也没有想到,正当他豪情满怀地准备鲲鹏展翅之际,已不知不觉地落入了玄宗与肃宗父子之间、李亨与李璘兄弟之间的宫廷权力的旋涡之中。

    至德二年(757)二月,永王李璘,在丹阳兵败,李白从丹阳逃归庐山途中,至江西彭泽,得知永王已被捕杀的消息,自知大势已去,便到当地官府投案,被以"附逆作乱"的罪名,投入浔阳监狱。由此可知,李白在这次逃奔中,只是仓皇路过秋浦,未曾停留。

    李白囚于浔阳狱中后,迁居豫章(今江西南昌)的宗氏夫人闻讯赶到浔阳,和她的弟弟宗璟四处奔走营救狱中的李白。最终通过江南宣慰大使崔涣、御史中丞宋若思二人,上表朝廷,为李白开脱。宋若思爱李白之才,还亲自释放李白出狱,留李白在自己帐下参谋军事。同年九月,宋若思任江南西道采访使兼宣城郡太守,率兵自宣城去武昌。李白随同宋军兵船而行,途中作五古《中丞宋公以吴兵三千赴河南军次寻阳脱余之囚参谋幕府因赠之》,为他自己这段复杂的经历留下了可信史料。

    "组练明秋浦",就是形容水师兵船路过秋浦县境这段长江江面时的威武阵势。李白这次乘宋若思麾下的水师兵船,浩浩荡荡地路过秋浦向江陵挺进。这次军事行动,在秋浦并未登岸停留。

    不久,宋若思又上表朝廷,夸奖李白的才能,向朝廷推荐起用李白。但肃宗皇帝深忌李白"附璘作乱"的宿怨,不但不予起用,反而又一次以"从璘附逆"之罪,将李白再次系狱,流放夜郎。

    李白在长流途中,仍深深地怀念看秋浦石门桃花坞,作有《忆秋浦桃花(坞)旧游时窜夜郎》诗。

    乾元元年(758)十月,朝廷因册立太子大赦天下,唯长流路上的李白"罪不恕赦"。翌年二月,李白仍在流放途中。行至巫山时,因天下大旱,才遇赦获释。这时,满腔保国热情的李白顿觉眼前一片光明,以为"两京收复,中兴在望,又有用世之意。"立即返舟顺江而下,留下了"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千古绝唱。

    上元元年(760)春,至岳阳,赴江夏,返浔阳。

    上元二年初,从浔阳沿江东下,老友宣州窦长史闻讯专程乘楼船赶到安庆相迎。李白在长江的罗刹矶(又名太子矶,今属贵池区乌沙镇)至长风沙洲(今属枞阳县长沙乡)的水路上,作诗赠窦长史。并从貴口上岸,最后一次游览了秋浦。这时的李白,由于政治上连遭沉重打击,使他原来强健的身体变得衰弱多病,精力日益不济;经济上也陷入穷困潦倒的境地。所以,他这次在秋浦逗留的时间很短,走动的地方不多,写的诗也更少了。仅在石城西南毛钉街(今灌口村)河边谢村写下了一首《闻谢杨儿吟<猛虎词>》。这是李白最后一次游秋浦,留下的最后一首诗篇。

    清光绪《贵池县志》载:"半途释还,复过秋浦。"而后,又匆匆去姑熟(今当涂),投奔他的族叔、县令李阳冰去了。

    李白在这一时期,除了在流放途中,于乾元元年(758)所作《忆秋浦桃花(坞)旧时窜夜郎》一诗之外,只留下2首诗篇:

    《江上赠窦长史》

    《闻谢杨儿吟<猛虎词>因有此赠》

    ——摘自丁育民巜诗仙九华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文摘】李白五到秋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utwo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