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完了《异类》这本书,之前看了一半,后半段却迟迟没有开始,今天难得家里即将断电,就安下心来静静的看完这本。
书中提到了一个观点:自主性、复合性、付出与回报的关联性,以上3点是任何一份称得上令人满意的工作应该具备的属性。能赚多少钱并不是使我们快了的最终源泉,使我们快了的源泉是这份工作在多大程度上能让我们实现自我。
说的真好。工作能满足上面3条标准就能被称为有意义,对个体来说。
本书还有一章,叫“飞机失事的族裔理论”。在本章,作者详细分析了一些历史上有名的空难并与一些化险为夷的案例进行对比分析,最终在族裔影响沟通效果这点上找到了在空难发生前的关键时间里,因为文化差异而导致的沟通差异,对事故处理结果的巨大影响。
空难很多时候是一系列认为的小失误、机械的小故障累加的结果。一个典型的空难通常包括7个人为的错误。往往飞行员中一个犯了错误不会有什么影响,然后又有一位在前一位的错误没有发展成事故的基础上再犯一个错误,接着出现了第3个,第4个,第5个,直至累积到所有的错误操作累加到足以引发最终的灾难。
这个理论(听上去更像是某种事实)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正是所谓“一朝倾倒”,其实哪里来的一朝倾倒,倾覆从来也不是一瞬间的事,而是一系列的小失误、小过错累加到了一定的程度。
从反面来讲,成功也从不是一蹴而就的,这点相信大家能达成共识。在本书中,成功的要素除了个人的勤奋、持之以恒的努力外,增加了机遇和文化传承。
例如中国人的数学成绩好是众所周知的,一是源自数字的读写在语言上便已更胜一筹,另一个就是老祖先们“稻田文化”的勤奋精神的传承。相较于欧洲葡萄园文化的沉溺消磨,稻田文华的苦心经营默默的传递给一代又一代后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