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
【进度】第158-191页
第三辑“语文课堂教学的‘亮点’在哪里”的后半部分,于永正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讨论了揭示寓意的艺术、指导朗读人物对话的艺术、备课的思考等方面的内容。
1.揭示寓意的艺术。在达到理智年龄以前,孩子们不能接受观念,而只能接受形象。可以采用“发展情节,揭示寓意”的方法,没有离开形象,集说写训练、发展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进行思想教育于一体,充满情趣,符合儿童特点。但并不是所有的童话、寓言故事都能采用此法。
2.指导朗读人物对话的艺术。朗读如同赋予作品生命。朗读是融贯、显现。朗读既能意会生情,又能表意传情。读出人物轮廓是读好对话的第一步,这是基础。读出人物的思想感情,方法之一是提醒学生注意提示语和对话中的标点符号,从中体会人物的处境和思想感情。方法之二,是启发学生给人物对话加提示语,通过加提示语进一步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还要读出“话外音”,读出人物的身份,读出人物的性格,读出人物的年龄。教师的范读,是一种更现实,更直接的指导。好的范读,不仅有指导作用,而且有启迪、激趣的作用。
3.备课的做法。课标是教学的圭臬,常看常新。要努力在培养阅读兴趣和学习习惯上下工夫。备课的时候认真思考:怎样教出情趣,教出灵性,培养出能力。真正的阅读能力是能读懂文字背后的东西。能否钻研好教材,把握好文本,取决于教师的阅读水平。因此,教师要培养自己的阅读能力,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备课要备学生,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特征、思维特点。教材中哪些地方要讲,哪些地方可以点拨,哪些知识要补充,哪些方面要拓展,都要细细思考。备课要备“本领”——书写的本领,朗读的本领,造句的本领,写的本领,预设的本领,这些是“隐性备课”。写教案是“显性备课”,大体上分为三个板块:初读课文、精续课文、作业设计。“精读部分”着重引导学生品味词语,品味句、段。品味篇章结构,进而读出味道来。课后还要注重写教学反思,在记的过程中,自己的认识往往会得到升华,成功和失误都是收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