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8693205/87e2a20bd85af167.png)
先在这里祝大家新春快乐!
因为过年事多活动多,写字的时间就少了许多,即使有闲,也静不下心来赏析诗歌。
今日初四,活动减少,想起很久没有看私信积压诗歌作品,便找了几首看看问题顺带回复。
![](https://img.haomeiwen.com/i8693205/bc4cd31ac97cdc5f.png)
这是一位小伙伴从父母角度写女儿远离的五言诗。
流水伴花去,青枝嫁寒衣。
年年似今日,相思两别离。
既然是写成五言古诗的模样,又发过来,自然是希望在格式或者内容意境上得到提升,我们先看平仄格律。
首句“流水伴花去”,平仄为“平仄仄平仄”,是仄起仄收律句,基础格式为“仄仄平平仄”,只不过首字和第三字使用了“一三五不论”的放宽。通过格律推导,我们得出仄起不押韵的平仄格式(具体推导规则见格律诗专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因为“衣”、“离”二字在平水韵中分属“五微”、“四支”部,而在新韵中同属“十二齐”部,所以这是一首新韵五言绝句,我们判断平仄自然使用新韵,实际上就针对普通话做出平仄区分(一二声为平,三四声为仄)。
![](https://img.haomeiwen.com/i8693205/6392312ca08cc126.jpg)
通过一一核对,我们会发现关键位置平仄出律的是第二句“寒”字、第三句“今”字、第四句“思”字。
因此只要针对性地换成相反平仄的字,就可以解决格式问题。而第一句的第三字“伴”虽然不出律,但是造成平声过少,朗读少变化,最好也换掉。
其中第三句的“年年似今日”,虽然“今”字出律,但是“平平仄平仄”实际上是“平平平仄仄”的变格,即锦鲤翻波,不算出律。
总结下来,需要动的三个字是首句的“伴”、第二句的“寒”、第四句的“思”字。
这个时候就需要考虑整首诗的内容,根据诗意调整用字平仄,并不能简单地使用近义字替代。
“流水伴花去”,这里是将自己女儿视为花朵,随着流水(女婿)远走。这里能不能改成“流水随花去”?显然变换了主体,诗要表达的意思是流水带走了花朵,花离去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流水,所以用“随”、“陪”都不是很合适。
综合考虑之下,我们使用“携”,将流水拟人,既表明花的被迫远离,又表达流水与花互相陪伴——“流水携花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