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捐赠?
一
温州市洞头区大门镇岙面村卫生室医生王珏化名“兰小草”,从2002年起连续15年每年向温州市慈善总会捐款2万元,在患病去世之后,社会才得知“兰小草”的真实身份。
做好事不留名,不图名,不树私恩,这是一种难得的人生境界,值得后人学习和仰望。
公益逐渐走进大众生活,更多人开始触电公益。一个多元化的社会,有着多元化的价值观。做好事有不留名,也有留名的,留与不留,图报不图报,是个人的选择和觉悟,无损于事情本身的美好。但是普通人眼中,总是施恩不图报境界更高一些。不过到了至圣先师孔老夫子那里,却也有了一种解释。
子路拯溺而受牛以谢。孔子曰:“鲁国必好救人于患也。”子贡赎人而不受金于府。孔子曰:“鲁国不复赎人矣。”子路受而劝德,子贡让而止善。(《淮南子》)
子路救人受谢,义利两全,既合乎道德又合乎人性,行义获利对行善是一种鼓励,可推动助人之风。子贡重义让利,虽然合乎义,但也因行义而损害了自己的利益,会让许多想行善者望而却步。
但不管怎么样,“隐善”是一种高尚的私德,因助人而受谢也不妨碍其德之美。
二
作为普通人我们没必要去深挖助人者的行善动机,但是作为公益行业来说,了解并理解捐赠人的捐赠动机,满足其深层次的心理需求,有助于激发捐款人的捐款热情,并通过对行善行为的倡导,促进社会形成良好公益氛围。
“纯粹的利他主义”认为:人们慈善捐赠是出于某种改善社会整体利益和弱势群体生活状况的愿望。当然还有很多的其他解释,但是得到广泛认同的观点是多元动机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从利他或利己中的任何一个方面解释人们的慈善捐赠行为动机均不是最全面的,人们进行慈善捐赠既可以是人道主义关怀,也可以是为改善社会整体利益以获得心理满足或社会地位提高,甚至是个人的宗教动机。
根据2014年腾讯公益大数据,15-29岁的年轻人占网捐总人数的79%,可见年轻人参与公益的热情极高。这一部分人中间,相当一部分应该是在校大学生。大学生参与慈善捐赠活动的形式主要有三种:捐赠现金、捐赠实物和提供志愿服务,其中现金捐赠是最主要的参与形式。另有研究发现,大学生的捐赠动机主要为:同情心理、扶贫济困、责任意识等,而自我满足、组织舆论压力以及获得荣誉的影响较小。这似乎可以说明,大学生参与公益慈善活动主要是一种爱心和社会责任感的表达,捐赠动机主要出于利他。另外,党员或学生干部、文科(艺术)生、专科生、非独生子女、家庭有宗教信仰的大学生,其慈善捐赠的参与率相对较高。腾讯慈善大数据显示性别差异比较大,80的捐款来自于男性。
三
很多学者认为人性中的仁爱、同情、怜悯是公益慈善精神和行为的根源。人们更容易同情处境不如自己的人,因为看到别人的痛苦,通过“移情”作用对他人的痛苦感同身受,从而产生同情。西塞罗在《论责任》中,认为人类公益行为的根源是人在社会生活中应当履行的道德责任, 个体对社会公共利益的贡献会使后代获得更加持久的恩惠。
公益慈善的第三个可能的动机是自我收益。在马斯洛的需求金字塔里,自我实现超越了生理需求、人际关系需求, 成为最高层次的需求。公益行为虽然并不追求物质回报, 但是参加公益行为、帮助弱势群体能让人感觉到自我价值的实现, 能给人的心理带来极大的满足感。此外,参加公益事业使个体能够接触到更多人群, 一方面可以了解需要帮助的群体的困难和诉求, 另一方面可以认识更多的与自己志趣相投的公益人, 丰富个体的社会网络, 这对个体来说都是收益。
影响公益行为的第四个可能的动机是社会压力(或动力),这种压力一方面来自媒体, 另一方面来自于个人的人际网络。
四
除了以上世俗的捐赠动机,出于宗教信仰而产生的捐赠行为也是一种广泛的现象。
犹太教、基督宗教的十一奉献,明确了捐赠占其个人收入的比例,伊斯兰教的五功之一包括缴纳天课,佛教的三布施之一是财布施,道教的经典《太上感应篇》以浅显易懂的语言教人向善。
并且宗教多教人“隐善”,佛教认为积阴德福报更大,圣经上说「你施舍的时候,不要叫左手知道右手所做的,要叫你施舍的事行在暗中。」(马太福音6:3)
隐善还是扬善,道理很多,大可不必纠结,心安就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