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之行已经过去数天,可我对它的回忆和兴趣还是没减。想起来了就要提笔来聊聊,才不妄我那辛苦,快乐,非同一般的旅行体验。
对于现代的大小都市人来说,寻访到真实的古迹,遗址,古建筑……那肯定是件涨知识,开眼界,饱眼福的美事!我就是这样的心情去“偶遇”了它——这座有200多年历史痕迹的,看起来沧桑而凝重的古茶马古道上的这座名叫思贤桥的风雨廊桥。它只是茶马古道类似廊桥遗址桥中的三十多座中的其中之一。
![](https://img.haomeiwen.com/i4603249/dc5afe3349a84586.jpg)
一看到这石碑我便对它的存在有种敬仰之情,因为它真正承载过仙去的送茶人的足迹,承载过安化黑茶从这里走向欧亚的过往,也承载了中华民族人民的智慧和勤劳。
![](https://img.haomeiwen.com/i4603249/931adcf7fb8ca39c.jpg)
思贤桥位于安化县江南镇思贤村,始建于清朝乾隆三十五年(1770),道光十八年(1854)山洪暴发,大桥墩毁梁断,募资复建。桥身木构架为重,檐歇山式,小青瓦屋面,桥廊为悬臂挑梁木构架,两台两墩,棱形分水,五层鹊木,桥全长57.5米,高9米,宽4.1米,中间为走道,两侧为歇亭;歇亭共21空,每空2.7米。南北端桥亭顶上加建楼阁式顶,北端桥头有青石阶梯楼,阁式顶下有青花瓷片并成的“思贤桥”桥名匾额,南端桥头有守桥亭。与相距15公里左右的永锡桥一样,这两座桥完全是木结构,在风风雨雨中已经坚挺了二百多年,通过检验,早已证明它们绝对不会是豆腐渣工程。
![](https://img.haomeiwen.com/i4603249/0228dbb9e31a7864.jpg)
给大家说说“思贤桥”这名字题字的人,相信他的名字我说出来,大家都不陌生,他就是清朝名臣左宗棠先生。关于桥名还有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吧:道光年间,安化籍的两江总督陶澍在一次省亲途中,偶遇在宁乡教私塾的左宗棠,他非常赏识年小于自己的左宗棠,两人结成忘年之交。经陶推荐,左宗棠在收复沙俄侵占的新疆时立下了汗马功劳。陶澍去世以后,左宗棠搬到了安化小淹的陶家居住八年,教陶澍的儿子学文习武,后来把自己的女儿也许配给陶澍的儿子为妻。陶澍和左宗棠相识相交,陶澍托孤结亲,左宗棠托孤八年传为一段佳话。“思贤桥”三个字是左宗棠居住在安化小淹陶家时正值此桥竣工被邀所书。陶澍和左宗棠是中国近代史上闪耀着光辉的巨星,陶澍以其清正廉明的吏史和经济改革的业绩而震惊朝野;左宗棠以其赫赫军功,特别是其收复新疆的壮举而名垂青史。这样一座小桥,承载着两位先人这么多贤德的往事!
![](https://img.haomeiwen.com/i4603249/3bdeb33cf4f77c54.jpg)
让这悠悠的黑茶承载着这悠久的历史,让这悠悠的茶香传承着这民族悠悠的美德,世世代代,永远流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