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临睡前读了一段文字,竟有好几个不认识的字在里面,确切地说有两个真的就是不认识,其它的几个那是叫不准读什么了,就觉得很别扭,想放弃不读了。可是转念一想,就鼓励自己,不能就这样,于是又拿起笔,将其记下来,然后去百度逐一查找并做了标注。这是我三年来重新捡拾汉语,已形成的习惯了。
三年前,我退休了。离开了岗位,就离开了课堂,也离开了我的语言环境。我交了37年的英语,这几十年的时间,有声无声的语言环境的影响,让我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英语的语言习惯。这使得我几乎把汉语忘得差不多了,读汉语写汉语的机会少了又少,偶尔提笔写一些,写出来的字有时自己都怀疑对不对。于是非写不可的时候,就对着字典校正。不过,我并没在意,就觉得不常用不常写,临时拿起来有些生了,并没有觉察是忘了,更没想到语言能力退化了。
退休不教课了,不仅仅是脱离了英语的语言环境,就连所接触的人群和环境都变了。我自己明白,总不能把原来课堂上顺口而出的英语,用到菜市场上去买菜,也不可能去超市说给收银员,更不可能在朋友的相聚中拿着你的英语去显摆。慢慢地发现,我的英语口语能力在退化的同时,英语的听力明显也差了。从而我受到了启发,几天不说英语,就退化这么多,汉语扔了几十年,岂不要忘光了,难怪时常会出现看见的东西,却表达不出来的现象!这让我想起了一段故事: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共产党人王若飞在国民党的监狱里呆了一段时间,出来后,把“手表壳”称其为“锅盖”。当时读过后还觉得太夸张了。现在细想,该是有依据的。这让我告诫自己,我若再不捡拾汉语,最后就会变成“邯郸学步”,忘了英语又丢了自己的母语。至此一个学习汉语的决心在我心里萌发了。
学习的过程是艰难的。
开始,我逼着自己努力地看一些汉字,可是太枯燥无味了,没几天就头昏脑胀的。我就在寻找更有效的方法。
一次和家人聚餐,我在说话时很自然的说了一句成语,话一出口,妹妹就笑得哈哈的,“大姐讲英语讲的,都不会说汉语了!”
原来我是把一个四字成语说颠倒了。
这件事让我萌发了学习成语的念头。也巧得很,微信小程序里有成语闯关,这可是个好机会,我坚持每天闯关,最后闯到了程序更新,我那个开心啊,真的感受到了进步的开心,成功的喜悦。
很多的时候,看见的字我认得,可是写起来却很费劲,提笔忘字,眼前一片空白。我就坚持学写钢笔字,学学毛笔字,这并不是要写多好,就是为了多记一些字是真的。我把不认识的,就单独记下来,过后查字典,找百度,做标识。在玩微信时,不用语音,多用文字,这样也有助于记忆汉字。有时不认识的字,就打不出来,就换成手写输入。百度是我查字最方便的地方。
无论我在读书,看报,还是写字,只要遇到不认识的字,都及时做记录。这样一来,我的汉字真的捡拾回来了许多。
后来我发现我的读音不够准确,经常出现错字,别字。我就下载“喜马拉雅FM”,每天听书。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学习了语音。后来我还在网络上参加了进修班,系统学习“朗诵”。
为了提高汉语水平,我加入了作家协会,跟着作家老师们学习。我常说我的写作水平停留在了当年的高中水平线上。可是在老师们关心和帮助下,让我深深地我感受到,自己发生了飞跃性的进步。
然而,今天这几个字,是对我的汉字的又一次检验,又再一次证明了自己尚且不足,还要继续努力才是。
学习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这也让我想起了于百川老师新出版的一部书《在路上》。是啊,人生一直在路上,远方风景如画,但是前行的路上会是坎坷不平,布满荆棘的。想要走的更远,就要充分做好出发的准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