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的功能,以及由文献功能延伸出来的文献的类型。首先我们来看一个公式:论文写作=选题创新+文献综述+范文模仿+形式规范+语言逻辑,这个公式中,从前往后越往后的难度是越来越大的。第一个,选题创新,它其实比文献综述以及写作环节的难度要小一些。按照大家的传统观念来看,选题创新的难度应该是非常大的,但是熟悉我们的人都知道,我们有一套选题密码,还有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比如形式等,有了这些工具性的东西,选题环节的难度就被大大降低了。相反,后面的环节,比如文献综述环节,根据我近半年的观察,文献综述的难度,现在基本上已经成为最难的一个环节了。那么,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大概可以判断出,在论文写作前前后后的整个过程中,有哪些环节会出现文献?文献大概会在哪些环节起作用?第一个是立题环节,立题环节用到的文献又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在自己的研究对象还没有确定的情况下使用文献。大家都知道研究对论文选题的重要性,研究对象是论文选题的第一个要素,研究问题是第二个要素,专业性是第三个要素,这是我们给大家反复强调了很多遍的一个基本的论文选题的公式,依据这个公式,我们就能看出,在立题环节有两个比较明显的使用文献的环节:第一个环节,确定研究对象的环节;第二个环节,确定好自己的研究对象后,寻找研究问题的环节。在这两个小的步骤里面,文献的作用是不一样的,文献的数量和是否面对同一批文献也是不一样的。如果落实到论文写作的过程中来看,它对应着确认研究对象,寻找研究问题,再就是论文前言的写作几个环节。
第二个是立论,立论可能在论文写作中是使用文献最多的一个地方了,每当有一个观点出现,马上就要跟上自己的证据。论点有余,而论据不足,这是很多初学论文写作的人最容易犯的错误,比如很多人写论文会出现以下这种情况,写了一段大概有五百字的话,这五百字里只有一个引用,按照写作规范来看,五百字里只有一个引用是不合格的,这就说明你的论点有余,而论据不足。一个引用能否支撑起前面整个的一个观点?一般情况下是不可以的,所以我们很容易把它判定为是不合格的。

第三个是论文质量的代表。一方面,我们在写作过程中,使用文献的多少能够判断论据是否充分,因为论据越充分,论据和论点结合的就越密切,这就说明整个的论证过程越严谨。另外一方面,从读者的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读者评判一篇论文的质量如果,水平如果,其中一个依据就是论文的文献怎么样,这也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来解释,为什么有的期刊编辑接到投稿之后,看完标题,再看完摘要,甚至有的编辑连摘要都不看,直接去看参考文献列表,就是因为参考文献的水平基本上可以反映整篇论文的水平,很多人持这样一种观点。
第四个是创新性比较,对于大部分文科作者而言,国内的实际情况是,很少有人能做到创新性,我们的学员中也有很多人在创新性比较环节过不了关,反反复复的去训练,反反复复的去打磨,改很多遍才能把它改到位,就是因为创新性比较环节的难度是相当大的,它的难度不亚于前言写作环节的文献批评。当然,创新性比较是在论文的结语或结论部分出现的一个小步骤,在这个步骤中,要求我们把自己的研究发现要与之前的文献作比较,这是文献在结论部分能够体现的一个地方。当然,还有一致性比较,只是一致性比较不如创新性比较明显,所以在这里我们只写了创新性比较,这个地方如果改成文献结论部分的文献比较也是可以的。
第五个是模仿写作。对于刚开始来学习论文写作的人而言,模仿高水平文献来写作是有好处的。初学者要避免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一味地、盲目地、机械地追求创新,不敢模仿别人的论文进行写作,要记住自己本身就是在练习论文写作,自己的论文写作水平本身就不太好,所以要注重模仿,避免一味的、机械的过于去追求创新而不敢模仿的情况;第二种情况是,要避免在没有识别你准备模仿的目标文献水平的情况下,就去模仿。在这种情况下模仿,大家是会吃亏的,因为你还没有判断你所要模仿的文献,它的水平和质量怎么样,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吃亏,如果你要模仿的论文本身质量就不行,那你只能写更差。那么,怎样才能找到高水平、高质量的文献进行模仿?大家那么可以跟我们的工作人员联系,索取一份高水平文献目录,我们每年都会出具一份论文目录,这个目录是按照我们的标准筛选出来的一些高水平的文献,大家可以模仿这上面的一些论文进行写作,节省自己再去判断和识别什么样的文献是好文献的时间。

第六个是学术交流,它最直接的一个体现就是引用。引用就是我们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去引用别人的文献,别人在论文写作过程中,也有可能引用我们的文献,这是一个用处。
第七个是加速写作,这个功能要建立在少说话多引用的写作观念之上,这样才可以起到加速写作的作用。
第八个是发动写作,它指得是在论文初稿写作之前,临近写作的一个环节。很多人都容易犯一个毛病,就是初稿迟迟不能动手去写,这是很多人都遇到的一个问题,那么,怎样才能快速高效地启动初稿写作?我们讲过很多种办法,其中有一个办法可以促进这个问题的解决,就是做文献综述,先别考虑写论文,先做文献综述。当然,前提是大家按照我们讲的文献综述去做,比如我们讲综述研究,先做文献综述,然后把文献综述提炼成一篇综述研究,这样你的论文初稿的写作就已经发动起来了。如果大家按照规范的过程去写,很容易出现一个选题写出两篇论文的情况,因为综述研究本身就是一篇论文,而这个时候你真正想写的东西其实还没有开始写,所以提前做一个文献综述,可以起到发动初稿写作的作用。如果大家以后再遇到论文初稿写作迟迟不能动笔的情况,大家可以先做一个文献综述。当然,如果你了解我们所讲的文献综述不是综述研究的话,我想在你做完文献综述这个环节之后,很容易就能写出一篇综述研究型的论文出来。
以上我们简要的给大家介绍了文献常见的一些功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