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听了学习如何学习线上分享会七宝的分享故事。她是在国内本硕英语专业,因为喜欢动漫,想去体验日本动漫的环境等一系列契机,到了日本攻读日语博士,博士期间也曾想过要结束或休学,是痛苦也是机会,正是这一关卡,让她转变了读博的态度,变逃避为主动,进而顺利完成博士论文写作等,取得了博士学位。在工作选择时,又面临去大学英语系还是日语系工作的选择,最终选择了英语,并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出色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正如她所说,勇于选择,不畏迷茫,面对而非逃避,她每一次在面对选择的时候,会选择多一点挑战的那个选项。她还分享了2个小故事,一个是叶嘉莹先生的“择一事而终”,另一个是她学弟面临2份offer的抉择,最后她还插播了一个小游戏,非常精彩有趣,她的分享,给了我很多思考和启发。
1.做当下“需要”的选择之后,再做“想要”的选择。
在面临人生困境时,我们内心可能会有很多个想要出现。
毕业后是想要继续读书还是继续工作?是该选择工资收入高的并不喜欢的工作还是收入不多但更喜欢的?想要学画画、健身、乐器等,但是时间不够,该怎么办?是先吃饭看电视有空了运动,还是吃完之后睡觉,以后再说?
我们可能时刻都面临大大小小的选择。这些选择会带来焦虑,焦虑多了就会迷茫。
100%顺心顺意的情况,几乎不存在。回归初心,选择你当下更需要的,你想要的,在你的需要被满足后,有机会再去做。
2.从时间的长度去看选择,也许任何时候都可能是那个改变的开始或契机,请允许自己焦虑,为自己的选择再多坚持一会。
叶嘉莹先生40岁左右才正式开始从事诗歌相关事业,至今99岁。
近60年,可谓终其一身做好这一件事儿,听起来是很酷的。
但是单从40岁左右开始的年纪看,这个选择之前也许有很多铺垫,意味着我们可能在此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都是试错期,也可能是迷茫、困惑期。
那么当下的焦虑和迷茫就有了可以存在的理所当然的理由,当焦虑被允许存在,再从时间的长度维度看,未来很长,那个迷茫、混沌、困惑期,也只是这条长河中的某一个或某几个转弯,暂时的看不到方向而已,需为自己的选择再多坚持一会儿。
3.做对自己好的、成长性的选择,而不只是让自己开心的选择。
七宝的一句话我很感动,她说:“我想,不喜欢的和不擅长的,我都做了,那么之后再遇到什么事情,估计也无外乎这两样了”。
最常遇见但又最难做的就是这两类事儿了,也我们常常想要逃开去面对的部分,会更容易选择做当下开心舒服的事儿。
但是,什么是好的选择?
吃粗粮、蔬菜好过油炸、冷饮,可是很多时候我们还是会更想要吃后者吧。即使是一份喜欢的工作中,也难免会面对不喜欢而不得做完的重复内容,难道跳过不做吗?
一直开心一直爽的状态,更多只是一个动态的平均值。
在面对选择时,需要一些勇敢,去愿意体验和尝试,有时候甚至明知有坑也必须去跳,因为那个当下,那个坑可能是唯一看到的路,难道不走吗?走过才知坑的深浅,才知道坑的另一边是什么,有机会在以后遇见坑的时候,多一些选择和面对的勇气、尝试新事物的决心。
听完讲座,我内心多了一丝平静,我看到了在退缩的自己,焦虑的自己。
ps:最后的小游戏其实还挺触动我,尤其我今天重新感受了一下我自己心中的答案。游戏大概是,现在想3种动物,按脑子里出现的顺序排序,用一个或一组词语分别形容第一个、第二个和第三个动物。记下之后,公布答案:第一个动物代表的是你想成为的样子,第二个动物代表朋友眼中你的样子,第三个动物是你真实的样子。可能有人做过哈,博君一乐,有则感受,无则pass。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