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从山里走出来的彝族的孩子,从小习惯了教书先生"走出山里,走出小村庄"的谆谆教诲,离山里越来越远。然而,这部电影狠狠地把我从喧嚣的都市拽回那宁静、渺远的山里…
那山那人那狗影片《那山,那人,那狗》讲述的是上世纪80年代发生在湘西山沟里的故事,本有隔阂的父子二人,因为子承父业、接班邮递员而一起走了一趟三天三夜的送信之旅,在这一过程中,二人的隔阂逐步瓦解,直至互相理解。
父亲交接工作影片首先为我们展现的是唯美的湘西山村画面,满眼的绿色和高耸的大山,瞬间把我拉到了湘西、贵州一带的山村地域。每一个画面都是一幅优秀摄影作品。
那巷那路那人生 那房那田那温暖 那路那绿那情 那山那水那人影片故事简单,它没激烈的戏剧冲突,没有令人心惊胆战的悬念场面,而有的仅仅是在细节中表现山里人的生活、表现父亲作为小人物的伟大、表现父子感情及其变化,反映的就是真真实实的生活的本质。
父亲只是一个平凡的邮递员,因工作不得不常年奔走于工作岗位,这使得父子之间的交流少之又少,儿子不习惯父亲的同时父亲也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在不知不觉中已经长大成人的儿子。儿子和母亲一起生活,深知母亲思念着父亲,儿子不理解父亲为什么不回家,所以常常问母亲:"山里人为什么要住在山里?"
母亲回答说:“山里人住在山里,就像脚放在鞋里一样,舒服。”
因此父子俩个是有隔阂的,所以影片开始当父亲执意要送第一天上班的儿子走完这一趟时,父子俩一个在前一个在后,相隔几米,显得很生分。
“老二”不愿陪儿子送信第一天送信
随着邮路的深入,父子两个的心渐渐靠近。从给五婆送信,儿子开始试着理解父亲这份职业的内涵,理解这些年来父亲的不容易。一封虚构的信,一张十元的钞票,一番善意的谎言,盲人五婆的守门期盼。看到这,强忍的眼泪再也不听使呼…
孤独的五婆 五婆收信父亲和儿子的隔阂在一次次接触中,渐渐消失。
与父亲同喝一壶水 村委会里的沉默取信时的宁静
介绍接班人时的笑容
暖暖的父子情
第一次讨论爱情
父子间的隔阂在过河的这一部分烟消云散,留下的就是浓浓的父子之情。儿子说:“今天您就不用下水了,您就享受一回吧!”
父亲望着背着邮包趟水而过的儿子的背影说:“我一辈子独来独往惯了,还没享受过呢!”
父子过河背父过河 瘦弱的父亲 儿子长大了
青山,绿水,儿子背着父亲,多么唯美的画面!父亲回忆起小时候背着儿子逛集市的情景,时光如流,如今儿子能背起父亲了,父亲轻轻地把头靠在儿子的头上。年迈的父亲哽咽了,因早年没有陪伴儿子而愧疚,也因儿子长大了而欣慰,父爱竟是这样深沉,这样悄悄,我深深地陶醉在其间,醒来时已泪流满面。
那山依旧是那山,那人已由父到子传承了一代,那狗在那山、那水、那条路上陪伴了两代人,见证了两代人的故事。而我的那山、那水、那路已随我的背影,渐行渐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