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见图如晤》(8)

《见图如晤》(8)

作者: 椰岛晓露 | 来源:发表于2024-03-21 16:32 被阅读0次

椰岛晓露和菊花叶子相约练习图语写作,写下我们的生命叙事。文字不争高下,相互成全与陪伴写作最为宝贵。两人单发,链接对方。

《见图如晤》第8篇。


                      豆腐的N+1种吃法

豆腐

说起豆腐,有个歇后语是: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豆腐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豆腐吃了多年,简直有N+1种吃法。

我家做豆腐,在我的记忆里有两种情况下,母亲从容地做过:哥哥结婚和过年。为什么说从容,因为我只有一个哥哥,结婚之事是很隆重:头三年给哥说好媳妇;第二年就置办“三大件”:请木匠打实木蒙板床、大衣柜和写字桌,后买了“蝴蝶牌”缝纫机和“春花”牌女式自行车以及娶嫁衣服等(这“三大件”我三姐也有);结婚当年,催肥了大猪、攒足了粮食、多多种了大白菜、青菜、蒜苗、黄豆等,只等讨新媳妇了。哥哥结婚做豆腐,是当莱;过年做豆腐,一是过年吃,二是腌卤腐(腐乳)。

母亲做豆腐,是有人协助做,有时是奶奶,有时是大妈,有时是桥娥姐姐。做豆腐的方法是:首先要把滚圆的黄豆泡一夜,等待黄豆起微泡,充分发开。第二,去掉黄豆皮,一般搓揉搓揉就行。第三,磨豆浆----我们同一个老祖弟兄四人,合有一盘石磨,放在大妈家。我们抬着装黄豆的盆,带着一个装有饭勺子、清水和刷把的盆,拎着一只空桶去大妈家磨豆浆。大妈总是热心地揭去盖磨的塑料布,拎来清水,干干净净地帮忙把石磨洗三遍,再把石磨的把子、石磨芯擦洗干净。大妈把石磨抬起,把石磨芯装好,我们就可磨石浆了。推磨是个技术活,一般要两个人才好,既费力又要配合默挈,顺时针逆时针推都可以。两个人坐木凳子或草凳,一个人出大力,一个人出辅力;出大力的类似划船掌舵的人,行止快慢都由他(她)决定,出辅力的人,跟随就行,因为都是坐着,当出大力的那个人推到转弯很费力的时候,出辅力的人就要暗中多出一点力,把石磨拉到自己的面前。推磨的力量要适中,适度也要适中。用力太大,既伤磨,容易伤折断磨芯;又伤人,推磨人力气耗尽,任务很难完成。先推一两圈空磨,看磨芯是否装好。石磨推起来,看准空当,用饭勺子舀半勺子黄豆进磨芯,再添点水,白白的浆水流下来。添几回黄豆,推几回磨,停下来,洗磨---把豆浆水全洗干净,目的是把磨芯或没洗尽的小污迹带出去。正式磨豆浆开始了:推磨,你推我拉,我拉你推,添黄豆,添水;推磨,你推我拉,我拉你推,添黄豆,添水;洁白的、带点豆腥味的豆浆慢慢顺磨盘流下,用空桶接住。豆渣稠稠的,粘在磨盘上,积得多了,用勺子把豆渣刮在桶里。第四,挤豆浆。把磨出的豆渣连浆用纱布袋装好,拼命地挤,豆浆留下,豆渣放一边。第五,旺旺地烧开大灶里的水,把过滤好的豆浆用小火煮开。点卤水就是把石膏融化的水里,倒进煮开的豆浆里,给过神奇的化学反应,豆腐脑就做成了。要吃豆腐脑就舀出几碗来。不盛豆腐脑就要做豆腐了,俗称老豆腐。木制的豆腐模具拿来,放在大饭桌上,模具内铺好大纱布,用铁瓢把滚烫烫的豆腐脑舀在模具里,四角纱布拉紧对折盖好,挪动模具并上好楔子,上压一个木制大锅盖,再加一些大石头在锅盖上。热气腾腾的浆水,黄黄地,能接的用桶接一下喂猪,不能接的,流一地也不管。小猪小鸡不知道,以为是好吃的来了,钻到大饭桌下一看,失望而惊慌失措地逃走,还要继续东闻西嗅的小猪,屁股被大人踢了一脚,“嗷嗷”尖叫着跑开。我们看着黄浆水小瀑布越流越小以致于断竭,两三个时辰或压一晚,豆腐就做好了。

豆腐,并不是只有白色的,还有黄色、黑色或黑红色的。黄豆或黄豆加白米粉做成白豆腐。云南宣威倘塘黄豆腐,用姜粉煮白豆腐,使之成为黄豆腐,炒或烤可食。云南昭通黄豆和黑米掺和在一起做原料,就有了昭通的灰豆腐。因为原料与平常吃的白豆腐不同,价格就要稍微贵一点,味道当然就有点区别!食用方法大抵差不多。我曾经用灰豆腐炒西红柿,味道特别,很好吃!血豆腐是猪血和豆腐的做成的,黑红色。

豆腐不只有香的,还有臭的。云南的石屏臭豆腐远近闻名。长沙臭豆腐可把人都臭跑,可吃起来味道不错,吃法与云南人大相径庭:云南臭豆腐是烤或炸,然后配蘸水吃,蘸水干或潮的;长沙臭豆腐把豆腐炸成干,加汤料添酸豇豆、辣椒等食用。我问洋浦卖长沙臭豆腐的人是不是正宗的?他们说,我们是洋浦的。老板那意思就是说不正宗,一点底气没有。我也觉得它们不正宗。洋浦美食街和海关去福玛特超市转弯处各有一方卖长沙臭豆腐的,洋浦美食街那家的味道要好一点。

豆腐还有包浆不包浆之分。云南豆腐以石屏县为佳,包浆和不包浆的都美味。

豆腐还有大小之分,大至半斤一斤,叫老豆腐,硬度适中煎炒皆可,嫩豆腐则吹弹可破,软不可拾。叫小豆腐的是烧烧或者炸食的豆腐,有包浆和不包浆的,以一小袋为量,一袋20小块。买豆腐时,生活智慧散在生活的各种细节里。

豆腐不只有炒的如麻婆豆腐,还有煮的如白莱煮豆腐或菠菜煮豆腐肉,蒸的如蒸臭豆腐,还有的炸的如炸臭豆腐,还有炖的如鱼头炖豆腐……我吃过最美味的麻婆豆腐是我大侄儿媳妇的母亲做的麻婆豆腐:半斤净瘦牛肉切碎炒香至炸干,放红辣椒、大蒜瓣、老豆腐炒,再加花椒粉等炒制而成!我视之为至味,每次想到麻婆豆腐都想到己仙逝的这位姐姐。

豆腐不只有吃方块的,还有吃切片切丝的。多年前看过的《舌尖上的中国》介绍过一种让人简直想掀翻桌子,拔腿就去吃的文思豆腐:先将豆腐表面的一层老皮削去,再一刀刀的竖着切。这是切片,这片要切得薄如纸张。切完,把豆腐片顺势用刀斜着一抹,让其“躺”着,呈阶梯状,再切成细丝。一块细软的豆腐,用大片刀横切至少88刀,竖切188刀,几分钟的光景,一块易碎的豆腐就成了几千根豆腐丝,放在清澈的水中,根根清晰、粗细均匀、细如发丝。切豆腐丝必须不黏不连,不碎不断,刀工了得!文思豆腐做好,数千条长如牙签,细如粉丝的豆腐丝,漂浮游戈在清汤之中,轻盈、洁白、精致,食用时既爽滑柔润,又清鲜利口,让人回味良久!金秋时分,有些餐厅会应季推出最顶级的时令美味蟹粉文思豆腐羹,细如发丝的豆腐丝,配上小棠菜,再加上金黄闪亮的蟹粉蟹膏,宛如一幅色彩缤纷的水墨画,入口终身难忘!

文思豆腐

中国人吃豆腐的历史据说从汉代就开始了,所以真是穷尽万千变化,当吃它不只是为了饱腹,而是吃文化,那就格逼了。金庸金庸在小说《射雕英雄传》里写过一道非常有名的菜:二十四桥明月夜。这是金庸为了写作,诗意杜撰出来的菜----

当晚黄蓉果然炒了一碗白菜、蒸了一盆豆腐给洪七公吃。白菜只拣菜心,用鸡油加鸭掌末生炒,也还罢了,那豆腐却非同小可,先把一只火腿剖开,挖了廿四个圆孔,将豆腐削成二十四个小球分别放入孔内,扎住火腿再蒸,等到蒸熟,火腿的鲜味已全到了豆腐之中,火腿弃去不食。洪七公一尝,自然大为倾倒。这味蒸豆腐也有个唐诗的名目,叫作 “二十四桥明月夜 ”,要不是黄蓉有家传“兰花拂穴手”的功夫,十指灵巧轻柔,运劲若有若无,那嫩豆腐触手即烂,如何能将之削成二十四个小圆球?这功夫的精细艰难,实不亚于米粒刻字、雕橄榄核为舟,但如切为方块,易是易了,世上又怎有方块形的明月?

——《射雕英雄传》第十二回《亢龙有悔》

偏有好事者如香港四大才子蔡澜把二十四桥明月夜做出来了。据蔡澜讲,二十四桥明月夜是用金华火腿和豆腐做出来的。他只吃豆腐,不吃火腿:先将一个大的金华火腿用电锯从三分之一处锯开,之后再用电钻钻出24个洞,接着用做冰激凌球的勺子舀了豆腐球放在火腿洞里。最后盖起来,蒸6个小时,这样火腿的味道都会进到豆腐里,火腿弃之不食。

二十四桥明月夜

这种吃豆腐的奢侈和豪华,让我想起《红楼梦》里刘姥姥进大观园里吃的一种菜:“茄鲞”。鲞”,读音同“享”,xiǎng,原来是指干鱼、腊鱼,也可以泛指成片或者切成丁的腌腊食品。王熙凤说它的做法是:“……你把才下来的茄子把皮籤了,只要净肉,切成碎钉子,用鸡油炸了,再用鸡脯子肉并香菌、新笋、蘑菇、五香腐干、各色干果子,都切成钉子,拿鸡汤煨干,将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盛在瓷罐子里封严,要吃时拿出来,用炒的鸡瓜一拌就是。”阶层不同,贫富各异,占有的生活资料不同,对食材的处理是不同的。

一块小小的豆腐,在中国人的饮食中,如此平凡,又如此有文化!

(2023年2月7日)


菊花叶子:美丽的巩乃斯林场

相关文章

  • 见图

  • 见图

    见图

  • 见图

    斜阳城上画角哀 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 曾是惊鸿照影来 不知为何,看这画面,竟想起陆游《沈园二首》。万千垂...

  • 如晤

    序章 如晤 寒雨如丝,纷纷滴落在黄昏后欲眠的人间。天边暖黄如迟暮老者,在秋风的催促下,缓慢的闭上了疲惫的双眼,沉沉...

  • 见图-20190826

  • 见图感

    愿化作你屋后的一株莲 即使枯萎 也有你深情的陪伴 最喜李义山之句:“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池中莲,...

  • 见图偶感

    曾断数年梦 又闻槐花香 阅尽群芳妆 此花最上乘 _ _张张豫虞生 _ _

  • 见图作诗

    古巷深深 文/南山人信天 遊荡了好久好久的阳光 如风筝 是真的倦了 不然,天公怎会毫无顾忌地...

  • 《见图生情》

    青山本俊朗, 夕照侧添香。 刚柔成美卷, 谢与众分享[呲牙][呲牙] 译文,青山像英俊的青年玉树临风,夕照如美女般...

  • 见图欢喜

    弗洛伦萨小镇上空的云,马上要去逛商场,要去买买买,吃吃吃了,怎么会留意那么一朵云彩呢? 不过还是看到了那朵云的美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见图如晤》(8)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voft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