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旧邻居,是我和姐姐从小玩到大的伙伴,感情甚是友好。就因我们家买了房子搬了家从此与这位旧邻居来往甚少,感觉隔着一座座的山太远了。
在我读中专的时候略有耳闻的听说邻居家好像搬走的事,不过也没细问过家里人。邻居她们家以前是做陶瓷茶具类的商铺,以前我们家一需要买这些东西的时候都回去她家做客并且买她们的东西。后来因科技的发展,网购成了我们最便捷的购买方式。后来与她们的联系也就渐渐淡了。
今年过年我们一家人没有回家乡过年,留在佛山附近等地游玩。
过年的时候,妈妈打通了旧邻居家的电话,得知她们一家四口都没有回家乡过年。于是,我们一家就登门拜访。
邻居家,她们现在住的是一个只有二十平米不到的租房子。回想当年,她们家与我们家一样租的都是大平米的房子。
在她们家,我看到阿姨叔叔似乎黑了许多,她们一家也就三口人在家。我妈问起了她家女孩去哪了。阿姨说她跟她哥哥都去打寒假工了,因为是轮班,所以今天他哥哥不用上班刚好呆在家。
想想自己都觉得好笑,与自己年龄相仿的邻居妹妹都去打工了自己却是少爷命整天呆在家里无所事事。
我与邻居哥哥躲在房间说话,大人在客厅聊天。许久未见邻居哥哥似乎变了另一翻模样。我问起了他们家现在是搬在哪里工作开铺,邻居哥哥丝毫没有隐瞒的说他们家把商铺给卖了留了一堆的货物,说生意难做赚不了钱,他们家现在从事摆摊工作卖陶瓷。我顿时是有些惊讶!
邻居家兄妹俩都考上了高中,他现在已经是读大二的人了,他妹呢就读高三准备高考。想想自己要是读了高中我也是快要高考的人了。我问起了他:你兼职幸不幸苦。他说辛苦。我问起他:兼职完的钱打算怎么用,他说他家里人从不问他拿兼职的钱让他自己花。我看了看他的手机小米3,于是我就说起可以换手机的事。他说能用就行不缺手机。于是还说可以买衣服,他说衣服这些东西都是他妈妈帮他买的自己买不会讨价,而且也不需要那么多的新衣服。看了看他穿的应该是新衣服把挺整齐的,不过阿姨和叔叔穿得似乎有些老旧。他说把钱留着到时候考个驾照,他父母也很支持。
同样是一个社会的人为什么差距会如此的大,我问起了邻居哥哥过年有没有出去玩吃大餐啥的。他却说没有,他父母偶尔还是去摆摊毕竟过年有时候需要买这些陶瓷类的东西。他说他家过年也没有好吃的,也不敢好吃的。他父母规定过年的鱼、虾、蟹都不会去买的,过年热闹并且海鲜类的东西卖得很贵,他说他父母说年后想怎么吃就怎么吃。他说他想要什么父母都会给他买只要不是太过挑剔的东西就行。
或许有些普通家庭父母会以为与孩子沟通节俭,让孩子懂得节俭。父母与子女往往有着不同的消费观念,很正常。
但这种往往不可否认的是,拥有滞后消费观念的父母,对孩子来说,有时是却是悲剧。而太过节俭。在他们眼里,任何事物都下品,只有省钱好。节俭本是美德,可凡事要有个度,节俭过度就成了抠门。
孩子小时候从来不给零花钱,买什么都抱怨贵,孩子表达正常需求,可能还要被骂。总用自己的思维替孩子省这省那的,总觉得自己多省一点,孩子就能轻松一点。
时时觉得自己很穷则是极大的痛苦。在斤斤计较、爱贪便宜的家庭里走不出胸怀博大的孩子。时时被教导要省钱的孩子,长大后会变成这样的习惯,一花钱就有负罪感,买东西也只买便宜的,即使富裕了,也很难改变自己的这种贫困思维。成长时期,碰上舍不得花钱的父母,孩子会受很多委屈。当经济条件已有所改善,过度节俭就不再值得提倡,该提倡的是适度消费合理消费。
我的旧邻居家,虽说是摆摊工作但家里整整齐齐该有的还是有,对子女讲究经济方法,什么时候该买什么时候不该买。过年不吃大吃大喝年后照样山珍海味。衣服换季清场的时候买好过你热季的时候买,同样的衣服价钱却是一个天一个地。
有很多人喜欢过年的时候,父母会给我买很多糖,还会给我买漂亮的新衣服。平时自己吵着要这要那,但你有想过你的爸妈还是那股寒酸样吗。想想自己的衣服,买了新衣抛弃了旧衣。父母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就是想给子女一个更好的生活。看看自己的旧衣服吧你抛弃多少父母的心血,重新拿起来穿穿吧!
他们把所有的心酸事留着给自己,把所有的困难都扛在自己身上,他们把自己给得起的全都给了你,那在他们受苦受难、食不果腹时,我们有什么资格坐享其成?你现在要这要那的你将来到底是拿什么报答父母。是钱还是你们能买下他们受过的苦。
现在的社会很现实,都是要面子。如果你把养育之恩当作一件掉面子的事,那你活在这个世上还有什么意义?
在你野蛮的生长的年纪里,也别把父母全部的心血压榨干净。人不可以忘本但很多人仗着自己家里有钱花这花那的,这本也太过了吧!买东西我必须这时候不然我就生气,买衣服我必须买名牌,买包包我必须买LV。
我想问有多少人有真真正正看过摆地摊的货,摆地摊就不是货吗?我就是看不起,不是名牌的东西我就看不起。摆地摊的衣服也是人织的。她们不就少了一个名牌标志而已。况且也有很多是像我邻居家的那样,只是生意难做没办法维持生活被逼选择摆摊而已。人价,物价,房价的升涨毁了多少家庭。
想要面子,有本事你自己去争取,挥霍着父母的心血,你凭什么心安理得?你的光鲜亮丽,父母却在低声下气,你的内心就没有丝毫愧疚吗?父母活得低三下四,你就敢光鲜亮丽?
在这个社会里讲究的事经济的支配,花钱讲究的是方法,什么时候该花什么时候不该花。
一种是:穷养孩子难翻身,穷养出身孩子从小不仅缺少金钱,也缺少来自家庭的认可和支持。还记得《人民的名义》中,项目处长赵德汉贪污的钱堆满了整整一面墙,他却一分也不敢花。贪污事实败露之后,他只说:我们家祖祖辈辈都是农民,穷怕了!
你的好是谁给你的另一种是:你父母吃过了太多的苦,才换来了如今触手可及的幸福,他们受太多的累,也完全是想给子女更好的生活,然而你却忘了你的好是谁给的,遇到想要的就买买买,过度的追求,遇到新的iphone就换新的理念。这真是大错特错。
两者必须合一,现在的家庭应当教会他如何“给予”和付出,让孩子明白钱不仅仅是满足物质需求,而是自食其力,自信而勇敢地面对今后的生活。
亲情经不起等待,别让孝心最后变成了笑话。趁现在离开学还有几天好好陪陪自己的父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