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跟儿子疯玩的过程中,我使劲把他拉了过来,他显得很不耐烦,还大声的吼叫,当时我只是轻描淡写的说了两句,没有批评他。
晚上睡觉前,我跟他说起这件事情。我说:“儿子,今天你吼了爸爸,爸爸很伤心。爸爸想说两个意思。第一,你表达了心里当时的真实感受,这个爸爸一直鼓励你这么做;第二,我们要学会事后的总结反思,这么做合适吗?有更好的做法吗?你有没有想过?”儿子张口想说什么,又说不出来。我接着说:“如果你直接的说,爸爸我不喜欢这样玩,那爸爸也不会使劲拉你,是不是比吼更好?”他嗯了一声。“如果当时爸爸也吼你呢?你会开心吗?”“不会。”“爸爸伤心,那会也没有吼叫、发脾气,因为爸爸希望先了解清楚实情。”
我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受,我做到了。以前我几乎没有这么做,都是闷在心里。尤其是不开心的事情,不会主动找人说,都是积累,等到哪一天不知道从哪来的导火索,引爆,发泄,把人炸懵。就是一个不成熟的小孩脾气。
现在,我变了。我要做我自己,我要勇敢的说出心里的想法和感受,不愿意再为以后留下遗憾。不委曲求全,应当诚实的面对自己。以前我很虚伪,想说不敢说,想做不敢做,曾记得有位同事跟我说过,诚实的面对自己,想必是看清楚了我,而我当时则懵懵懂懂。人生快进入中场休息,自己的确不再想如此。
包括昨天,我还跟老婆辩论了几句,在以前我这么做的次数是屈指可数。起因是她对儿子发脾气,儿子当时回答说:“平时我让你快一点,你这么不快一点?”然后她就不满意了,说孩子平时脾气就不好,不尊重她,不听话,如此等等。所谓知子莫若父,我认为了解自己的儿子,因为小时候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就是说话之后,不知道怎么就惹人生气,所以后来就小心翼翼,怕犯错而很少说话,长大之后仍然如此。所以一方面我相信儿子不是想去气妈妈,当时就是这么随口说,没有想到他妈妈听到这句话会怎么想;另一方面则是不希望儿子受到太多影响,也像我一样,减少甚至不敢说话。
原本,我只是想提醒一下,没想到把弹药库点着了。凭什么说我错,你平时不在家不知道他什么样,为什么你每次都要插嘴……我也没生气,依然平静的表达我的观点:“如果你觉得他不对,应该教他,跟他讲道理。先问清楚他想表达的意思,而不是自己先发脾气。”“我是傻子吗?他刚才说的话听不懂吗,还不就是犟嘴?”说了几句之后我不再说话,觉得意思已经表达清楚,也无谓再辩、引发更大的脾气。
昨晚,又给老婆擦了药酒,因为她的手这几天不舒服。我想以行动告诉她,那件事就是那件事,我真的无意责怪她,仍然关心她。到了今天,感觉老婆已经没有了昨天的脾气,我想行动是成功的。
诚实面对自己,不一定会伤害别人,相反,适当的表达和行动,更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时候,当时可能是让他人不开心,而放长远点来看,这个只是小的挫折,更好的结果在后面等着。
其实不仅是家庭生活,工作上、社交上同样适用。只要你愿意,不是为了吵架、对人发脾气,而是为了解决误会、疑问,诚实的面对自己无疑是比沉默更合适。
前面说这两件事,都是我内心唤醒的表现,自己感觉挺好。诚实的面对自己,我会一直坚持下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