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家委群,我看到这样一个故事。
妈妈和孩子约定好送孩子上学的时间是七点,如果孩子七点不能出门,那就不能开车送只能自己坐公交。
这一天孩子因为起晚过了时间,孩子妈妈就很坚定地把孩子送到公交车站,孩子其实不愿意但也没办法,在车站,其他的人都看到妈妈在私家车里,孩子却要坐公交车,大家都表示不理解,这位妈妈也觉得大家可能觉得自己是后妈吧。
我对此比较认同,和孩子约定好的就得按约定做,如果这一次妥协了那就肯定有下一次,那约定就没有意义了。
我也是有一次也有这样的感觉,感觉自己好像不是亲妈。
有一次孩子晚上吃饭不好好吃,睡觉前喊饿了,我说现在没有饭吃了,可以等到明天早上想吃什么妈妈给你做,孩子都哭了 说他很饿,但是我很坚定,说咱们约定好的,过了吃饭时间那就没有饭了,我知道你很饿,但是需要到明早才有饭。
那一刻我也觉得我是有点不近情理,孩子最终很不情愿地闭上眼睛饿着睡着了。
但是从那之后,一到饭点开饭,孩子不像之前那么拖拉贪玩,会放下手中的玩具洗手吃饭,因为他知道错过了就没有饭吃了。
有时候我们都做不到这么坚定,面对孩子的任性一次次妥协,孩子也会学会了讨价还价。
有时我们家里不同的家长,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孩子也会很快明白什么事情找谁能搞定谁,孩子学到的是察言观色。
所以规则是教育孩子中必须要家庭成员一致达成的,制定规则的前提是每个人都认可,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既然制定了那就统一要遵守,大人孩子不能有双重标准。
遵守规则这个过程需要家长的坚定,坚定不易,但我们也要坚持到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