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于《宝庆府》之“宝庆名门”栏目
马一鹰/文
马氏始祖赵奢是战国时代赵武灵王之子、八大名将之一。马家“勇猛善战、忠贞报国”的家族传承正是源自这位始祖。
秦汉时期,始祖后裔中有十五位被封拜侯爵,另有十四位是重臣国戚。其中,马援是东汉的开国功臣,赫赫有名的战神级人物。
长鄄马家始祖马成龙也是一位武功卓著的大将军。他的后代中,有正二品总兵马文庆,从二品千戎府马鹏飞、绿营副将马祖鹏、花翎副将马永柏、花翎参将升授副将马永礼;正三品兵部左侍郎马文彬、花翎游击马福龙、花翎参将马永康,从三品游击马新发;正四品花翎都司马称德;卫千总赐挂五品“卫守副府”金匾马化龙、马时忠、马艺林;正六品武畧骑尉马荣荐、马福来,武官马祖鑫、马焕南,千总马之吉;正七品把总马祖勋、马永长;武举人马德俊。
百万雄师过大江自五四运动前后(1918)到新中国成立(1949)的三十一年间,马家人秉承“忠贞报国”的家族传承,前赴后继地参加革命,为中国的解放事业作出过巨大贡献。他们中有中日甲午战争、牛庄战役、武昌首义、辛亥革命、五四运动、驱张运动、第二次东征、北伐战争、湖南农民运动、广州起义、八一三淞沪抗战、台儿庄战役、晋南战役、浙赣会战、闽海抗战、桂柳会战、长沙和平起义、武汉和平起义、百万雄师过大江、渡江战役、京沪杭战役、抗美援朝战争、上甘岭战役、西沙群岛自卫反击战、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参加者,黄埔军校(中央军校)[1] 的教官和学生,早期的共产党员和地下武装领导人,为和平解放湖南立下汗马功劳的共和国功勋,也有国民革命军的高级将领。
据不完全统计,马家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2] 、黄埔军校(中央军校)[1] 的教官和学生有十四位,当中七位是将军。现在,就让我们来领略和感受这些将军前辈们的风采与精彩吧。
南京总统府旧址【马章恕中将】
字华钦。毕业于国立北平大学。历任南京总统府中校参谋、台湾海军陆战队司令、台湾军事法庭庭长等职。中将军衔。(补充:国立北平大学,是民国时期南京教育部设立的大学组合体,由隶属于一个校名的五个学院构成,分别为:医学院、农学院、工学院、法商学院、女子文理学院。抗战爆发后,国立北平大学、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国立北洋大学、北平研究院等内迁西安,组成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抗战胜利后,国立北平大学未能复校,实际上,今西北大学即成为继承其主体的惟一大学。)
马公武【马公武将军】
原名彬,号仲雅。祖籍长鄄,“寿”字辈。清朝光绪二十三年(1897)出生于湖南怀化辰溪的商界巨户。1918年考入北京大学,参加了“五四运动”;1919年留学日本,在日本庆应义塾大学 [3] 学经济;1927年考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 [2] 第二十期炮兵科。1929年回国,分别在湘军、川军、第五集团军、张辉瓒部、陈济棠部、李济深部任职;历任国民革命军连长、营长、团长、师长、炮兵司令、南京国民政府军事参议院参议。1938年,先拒绝何应钦的闽、浙“游击纵队总司令”任命,后又谢绝担任戴笠私人秘书。回到辰溪,凭借他的祖业先后创办了湘西物产公司、洪昌机械锯木厂、洪昌砖瓦厂、梅花村果木场、天马山牧场、开泰牧场、麻田农场、梅花村果木场、建华日报社、楚屏中学 [4] 、楚屏小学,走上“实业救国”之路;其中,楚屏中学是一所从小学至高中全免费的全日制学校,在当时以一家之力来兴办,可能是全国绝无仅有的。他很有个性,不卖蒋经国的帐,跟蒋介石对着干;只崇拜孙中山和李济深二人,与李济深关系很好。先后交往过的重要人物还有程潜、向石宇、向绍轩、李楚藩、石玉湘、陈渠珍、刘祥武、傅雷、邓文仪、恽代英、田名瑜、沈从文、周恩来、胡庶华、杨锡典、杨锡焘、杨自铮、刘晓、张中宁、杨任、陈策、涂西畴等。
马子谷【马子谷少将】
又名式材、世材、轼材,派名永菽,字任之。出生于清朝光绪二十四年(1898)。1919年考入唐山交通大学(今西南交通大学)[2] 。五四运动中担任“北京学生联合会”干事,五四运动后深入工人运动并任北京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教师,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并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相继参加广州起义、淞沪会战、浙赣会战、闽海抗战,为和平解放湖南立下汗马功劳。自1926年起,历任广州国民政府交通部专员,中国国民党福建省党部委员,福建省政务委员会委员,武汉国民党中央党部组织部调查科科长、国民政府中的中共特别支部书记(国共合作时期的特别支部),华北民族革命同盟成员,上海市各界抗敌后援会成员,国民革命第七十军战时步兵干部培训班教官,国民革命军第70军驻长沙、武汉、桂林、重庆办事处主任,民国福建省政府顾问兼干部考核专员,福建省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国民革命军第25集团军司令部少将参议,中共湖南省工作委员会统战策反小组成员,长沙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与湖南临时省政府联合办公室主任,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委员会团结委员等职。自1919年起,交往过的重要人物有袁伯杨、周方、毛泽东、蔡和森、向警予(女)、匡互生、夏明钢、王光临、王荷波、陈伯达、潘祖彝、陈希周(陈昭礼)、李黎洲、徐琛、李培桐、潘谷公、戴任、陈应中、毛泽民、盛世才、刘峙、汤恩伯、陈立夫、陈果夫、周恩来、杨匏安、刘清扬(女)、吴玉章、刘少奇、李维汉、杨献珍、雷瑜、方鼎英、邹鹏振、鲁涤平、彭湃、杨殷、刘珍年、杨献珍、王昌明、于右任、马维孝、潘汉年、陈独秀、彭述之、朱蕴山、吴成方、叶挺、许德瑗、朱江户、管长镛、何键、李觉、刘建绪、羊枣、王亚南、余志宏、陈公培、胡邦善、周里、欧阳方、程潜、陈明仁、邓飞黄、刘公武、刘岳厚、蒋昆、唐文夑、唐星、程星龄、文于一、唐生智、陈采夫、蔡杞材、刘人奎、姜和瀛、刘鸣球、伍光宗、魏镇、刘寿祺、谢淑周、张严佛、袁朴、肖劲光、黄克诚、黄曾樾、章士钊、李石曾、张大千、徐悲鸿、林伯渠等。
黄埔军校旧址【马叔明少将】
又名叔民,别号俶明。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出生于湖南怀化辰溪的商界巨户。1926年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三期步兵科。历任国民革命军陆军步兵团排长、连长,陆军步兵旅司令部副官,陆军第10师司令部参谋处参谋、科长,陆军第10师司令部参谋处处长、参谋长,陆军新编第8师副师长,广东第2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少将司令等职;1940年8月任重庆卫戍总司令部第93军新编第8师师长,率部警卫陪都(重庆)外围防务事宜;1945年11月毕业于陆军大学 [6] 将官班甲级第三期,任国防部部附(陆军少将军衔);1946年3月结业于中央训练团将官班。先后参加第二次东征、北伐战争、抗日战争、晋南战役、桂柳会战。先后交往过的重要人物有蒋中正、汪兆铭、鲍罗廷、邓演达、张治中、陈立夫、聂荣臻、蒋鼎文、袁朴、刘戡、陈牧农、傅砚农、范程、王声溢、张发奎、甘丽初、李默庵、徐培根等。
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旧址【马中骥少将】
马成龙第九世孙马志坤后裔。原名启超,清朝光绪三十二年(1906)出生于广西隆山(今马山)。毕业于中央陆军军官学校 [1] 第一分校第一期步科。从1927年起,先后任职于国民革命军第15军、李明瑞部、陈济棠部、第19路军;从1934年起,历任国民政府军政部兵役司科员、部附,安徽省立煌县县长兼兵团团长,国民政府军政部兵役署科长,江西吉泰师管区上校副司令、少将代理司令,国民政府军政部南昌第六军官总队大队长。1947年4月入国民党中央训练团,11月21日被授予陆军少将军衔。1948年任广西省参议会参议员,1949年加入南宁人民解放促进会,后当选为南宁市人大特邀代表。先后交往过的重要人物有蒋中正、李济深、何应钦、张治中、马空北、黄绍竑、俞作柏、李明瑞、陈济棠、蒋光鼐、蔡廷锴、冯玉祥、张群、鹿钟麟、白崇禧、陈诚、王东原、宋希濂、陈仪、黄杰、万耀煌、唐超寰、何绍祖、卜圣阶、陈卓峰等。
1972年马空北致林秀栾毛笔信札【马空北少将】
字学愚。祖籍长鄄,“远”字辈。清朝宣统三年(1911)出生于湖南新化白溪。毕业于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 [1] 第八期第二总队步科、军政部第六军官总队教导团。历任国民革命军排长、连长、营长、科员、中校参谋,湖南省军管区编练处第一科上校科长,湖南澧县慈利师管区补充团上校团长,军政部部长办公室上校参谋,第38军第55师参谋长,陆军总司令部副官处少将处长。1949年随部到台湾,任陆军指挥参谋大学正规班第五期上校班主任、陆军供应司令部少将副参谋长;1961年奉令参与接运滇缅边区游击纵队回台的春蕾计划工作;1981年当选中国国民党国军退除役人员党部第五届评议委员;2005年,马空北夫妇将25000美元寄给周南中学作为百周年贺礼,建立“芬芳姐妹实验室”。先后交往过的重要人物有蒋中正、李济深、何应钦、张治中、刘嘉树、李园(廷铨)、蔡杞材、黄刚汉、蒋伏生、冯玉祥、张群、鹿钟麟、萧毅肃、冷欣、蔡文治、卢汉、张发奎、汤恩伯、王耀武、汪敬煦、周士瀛、林秀栾、蒋纬国、张宗良、宋达、马中骥等。
马尊三【马尊三少将】
又名马翼云,派名康达。出生于1917年。1940年4月15日考入黄埔军校第十七期第二总队,当时的入学考试和高考一样,本部已西迁到成都,改名中央军校 [1] ,蒋介石亲自参加入伍仪式并给每位学生点名,当时的政治部主任、教育处处长、教育长分别是邓文仪、孙元良、陈继承;教官中既有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日式教练,也有德国顾问;第十四至第十九期学生毕业后,大部分到各战区作战部队,担任排、连长带兵军官或参谋,驰骋战场,与日寇展开殊死血战。马尊三于1949年去台湾,任台湾陆军总司令部作战暑组长。少将军衔。
马氏宗祠旧址马氏宗祠创建于清朝康熙五十三年(1714);三修于1935年,于右任 [7] 题额;此图摄于80年代。
参考资料
[1]
民国时期,“黄埔军校”和“中央军校”没有区别,只是不同年代的不同称呼。真正意义上的黄埔军校只开办三年,从1924年6月到1928年3月,广州长洲岛共招收七期学生。到20世纪40年代晚期,黄埔学生在国民党军政界中一时将星闪烁,名将如云;其中,绝大多数是前七期学生,最风光的是前四期。马非百、马巨材两兄弟于1926年春进入入伍生部担任教官,3月8日第四期入伍生升学考核转为学生,1927年12月广州起义失败后两兄弟去到上海。1928年3月,黄埔军校迁往南京,改名“中央陆军军官学校”;从改名那一刻起,国共合作联办的“黄埔军校”就不复存在。后来一再改名,1929年9月10日改名为“国民革命军黄埔军官学校”,1931年3月又改回“中央陆军军官学校”,1946年1月再改名“中华民国陆军军官学校”,1950年10月台湾当局在高雄凤山复建“凤山陆军军官学校”延续至今。
[2]
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声望和影响力超过东京帝国大学,日本皇族、华族多数就读于此,培养了大批高级将领,有六人曾担任内阁首相;很多著名的中国将军也毕业于此,如蔡锷、蒋介石、何应钦、阎锡山、程潜、许崇智、蒋百里、汤恩伯等。
[3]
日本庆应义塾大学比日本历史更悠久、比排名第一的东京大学还早,创建者为日本一万元的纸币人物、近代著名启蒙思想家福泽谕吉。
[4]
楚屏中学:是一所从小学至高中全免费的全日制学校,在当时以一家之力来兴办,可能是全国绝无仅有的。毕业于日本帝国大学的邓世隆,日本高等工业学校的舒维嶽,日本高等师范学校的樊国植,湖南大学的米西成,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的王元(辉武),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四期的刘魁傑担任军事教员;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的田茹担任音乐老师;中共地下党员米庆轩,田成上分别担任教导主任和校长;进步人士肖洪量,南新社员、中华国学会会员、著名诗人田名瑜分别担任总务主任和副校长。
[5]
唐山交通大学(今西南交通大学):创建于清朝光绪二十二年(1896)。被誉为东方康乃尔。是中国近代土木工程、矿冶工程、交通工程教育的发祥地,是中国最早采用四年本科制和设置毕业设计环节的大学之一。获得1916年中华民国教育部举办的“全国74所高等学校作业成绩评比”第一名。先后培养出73名国内外著名院士,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37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9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双院士4名、中央研究院院士6名、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3名、英国皇家建筑学院院士2名、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名;涌现茅以升、竺可桢、林同炎、杨杏佛、黄万里、庄俊等学生(庄俊主持设计建造了清华学堂)。
[6]
陆军大学的前身是中国近代唯一的一所最高级别的军事学府——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它自清朝光绪二十九年(1903)创立于保定,历经44年之久,是近代中国(中华民国时期)军事院校中存在时间较长的一所。这里“陆军大学”是广义的,包括1903年2月至1923年8月办的保定军官学校,而1927年到1949国民政府在南京的陆军大学实际上是由广州的黄埔军校搬迁而来,与保定军校并无关系。它的存在对于中国近代军事教育乃至中国近代军事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陆军大学主要培养团以上指挥军官和师以上司令部参谋军官,重点培养学员的联合与合同作战能力、运用军事政策的能力和战略能力。
[7]
于右任:原名伯循,字诱人,尔后以“诱人”谐音“右任”为名;别署“骚心”、“髯翁”,晚年自号“太平老人”。清朝光绪五年(1879)出生于陕西三原。中国近现代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中华民国开国元勋之一,中国同盟会早期骨干,中国近代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文化团体“南社”的重要成员;长年在国民政府担任高级官员,尤其是担任监察院院长一职长达34年;同时也是复旦大学、上海大学、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创办人和复旦大学、私立南通大学校董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