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的技术》这本书,我真正感兴趣的地方,是从作者说自己的人生两次归零开始的。
他从一个科学研究者转型为经营分析顾问,发现这两个领域其实是同一种逻辑思维。在麦肯锡很快转换不同行业的通用语言,快速适应了公司的发展。
对于思考方式,是可以运用到生活中不停地训练的。
作者写到他的同事卡宁呃姆遇到什么事,都会习惯用到逻辑构成和重点分析里的方式思考、问问题:如有何证据?你是基于什么分析而说的?为什么会有这个结论?
这就是在锻炼自己思考的一个习惯。还有作者对自己平时有意识地训练,每天问自己一个问题,在上班途中,看到某公司的广告牌,开始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分析该公司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固定的时间,天天在做。
作者做事情的态度,也令人学习,他说:“我是个非常不喜欢重复做同一件事情的人,只要我做过的事,就做一份手册,让任何人都可以据此导出正确的结论。”
因此,工作中只要是同一类型的分析,就可以马上套用这种手册进行数据搜集分析和提议。
进入麦肯锡两年后,这一份份由我(作者大前研一)开发的套装手册,成了整个公司的珍贵资产。
还有一个习惯是,碰到任何情况,我都习惯随手记下来,进入麦肯锡之后,将自己所学到的新知识记在大学的笔记本上,结果这本书竟然成了企管类书籍中的畅销书。
能取得这样的成果,都是因为作者具有——解决问题的技能。
作者提出的【导出问题解决方案】的科学方法、逻辑思维,适用于任何人、任何问题,绝不是经营管理顾问才掌握的技能。
这个【导出问题的解决方案】是这样的:针对无法解决的问题,搜集数据,进行分析,提出假设,然后再为印证假设进行现场访问、(到问题的源头去了解情况),反复做各种实验。如果提出的假设无法获得实证,就必须再重新进行必要的现场访谈或其他实验,直到有信心认定自己的假设绝对错不了。
作者在这里提到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是为印证假设不辞辛劳的行动力,也可以说是为获得绝对正确的答案而努力动脑的深层思考力。
最后,作者给出了一个实践练习,关于公司里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办法。我脱离公司有一段时间了,确实想不到。
但想到上班的时候,自己一直不自信,不敢尝试新鲜事物,我就用书里的方法分析自己的这种心理,给自己找到解决之道吧
不自信,不敢尝试的假设问题,我列了三条,结合自己最近两三年的,类似的经历和体验,感觉这三个问题,自己都有,其中第一个挡在前面,以至于后面的两个几乎没有尝试过。
最大的问题是自我设限,这些想法限制了我的思维模式,影响了后面的行动。所以,这个问题可以在我身上潜伏很多年,好心塞,错过了好多机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