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徵这首《述怀》在诗的唐朝里称不上一流,但在初唐,这首诗却在言志的同时从一个特别的角度写出了为君王赏识者的抱负。鲜少可以从诗中接触到国士们的爱恨情仇,文学思想大放异彩的魏晋本不少国士,并且在现实主义的召唤下,他们的诗歌天生带着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和誓扫山河的壮志,但他们的眼界毕竟还是囿于一“国”,所谓国士无双便不可控制地沦为势力扩张的一把好手。南北统一后的唐朝,国士的概念拓宽到这个词诞生以来的最大范围,因此这位名垂青史的贤臣魏徵在亲手收拾旧河山的过程中,也深刻认识到“国恩”的意义,身为降臣的他在情感激荡下用畅达的说理和千金的诺言认真描绘出怀恩重义勿论功名的前程远志,立领袖之范,发盛唐之风。
中原初逐鹿,投笔事戎轩。纵横计不就,慷慨志犹存。
杖策谒天子,驱马出关门。请缨系南粤,凭轼下东藩。
郁纡陟高岫,出没望平原。古木鸣寒鸟,空山啼夜猿。
既伤千里目,还惊九折魂。岂不惮艰险,深怀国士恩。
季布无二诺,侯嬴重一言。人生感意气,功名谁复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