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美国有个测验叫做“冒烟测验(smoke testing)”,这个充满神奇意义的专用名词原自硬件行业,通过直接给硬件设备加电的方法,观察是否有冒烟现象,一旦冒烟就说明该硬件有bug,所以说是专门用于发现“硬件或是硬件组件”bug的测试。当然,在软件中,“冒烟测试”也一样存在,其最大的优势就是节省测试时间……

呃……天晓得,我怎么会知道美国有个测试叫“冒烟测试”,说来这一切都源于旅行圈好友群内的与A君的一段对话。
A君,是一名坐标于北京的旅行达人,经常被世界各地旅游局邀请,跑去“浪”。他的照片中有着不可言喻的大片既视感,文字中刚好又让人能产生共鸣和触动感,所以一不小心被BAT巨头看上,几番挖角后,在纠结中A君做出选择,准备登上BAT巨头的这艘大船。
但,相伴而来的却是达人身份冻结、暂别北京以及奔赴未知的发展空间。基于此,A君表示非常纠结,非常焦虑,尽管入职前已经商榷股权和年薪,但依旧对试用期是否能通过之事忧心忡忡。
与A君沟通过程中,我戏称他对这份新工作的担忧而产生的焦虑都快冒烟了,没想到A君反而给我普及了一个专用名词,即“冒烟测试”。
好吧,我要夸奖A君的心态管理能力。一次简短的沟通,一个新学习的专用名词,一个在纠结选择中徘徊的男人,他的纠结没有影响过多的不合理认知的出现,或许这是他最大的优势,懂得平衡自己的情绪和运用正确的认知观念。虽然在纠结摇摆中焦虑这个坏小子还是会蹦出来,但良好的认知观念和能有效的把压力转化为动力的能力,是A君最难得可贵的表现,不得不说A君平衡的很好。
当A君给我普及“冒烟测试”这个专用名词时,我竟然在想,如果把冒烟测试的电流强度比喻为压力强度,会有什么样的化学反应呢?
首先我们看,对于“冒烟测试”来讲,冒烟意味着bug出现。
然后我们看,对于压力强度的给予,我们能看到的就是出于自我认知的反抗行为,同时自身产生的情绪反应,可能是愤怒、可能是压抑、也可能是焦虑或抑郁反应。
举个“栗子”:
A哥如果未能用正确的认知来看待这次的新工作,反而让自己长期处于焦虑情绪状态,那么一旦情绪产生泛化并持久时,相对的社会功能也会有一定的损害表现,就有可能发展为焦虑性神经症,从“冒烟测试”来理解,就是“我们的焦虑到冒烟儿”的状态……
要知道我们的焦虑反应或情绪反应与软硬件是有区别的,软硬件通过冒烟来寻找bug,但焦虑或情绪方面要做到未雨绸缪,要在冒烟前把它遏制。
所以,冒烟与否,认知决定!

阿伦贝克,认知疗法创始人,这一疗法的出现让很多迷茫的人找到方向,学会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学会如何改善自己的性格,这是一种简单有可行的方法。贝克用7种不合理认知观念让很多人发现自我认知的不合理问题,从而尝试运用积极地认知改善自己的不合理认知状态,进而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和情绪反应,有效的遏制冒烟问题的发生。
好吧,说起不合理认知,你们一定认为接下来我要继续说合理情绪的ABC理论。
但是……
NO!才不要呢……
下次再说!!
我们不得不说,互联网时代任何情绪反应、情绪症状都可以通过网络搜索的方式来了解和学习,但一旦真正面临问题,我们都会不知所措,请记住这不是你的个人问题,是每个人都会碰上的问题。正常的情绪反应和一般性的心理问题往往都能自己调节,但并不是所有问题都可以自己调节,学会善用支持系统,必要的时候寻求专业人员系统解决问题。
最后,我要说“冒烟测试”虽有警醒的功能,但还是让它在该用的地方发光、发热、冒烟儿吧……
就酱,各位,周末愉快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