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陶朱术》(转自胡泳老师)

《陶朱术》(转自胡泳老师)

作者: 宣成子 | 来源:发表于2017-08-30 12:32 被阅读0次

      范蠡,字少伯,生卒年不详,春秋楚宛三户人。与文种同事越王勾践二十余年,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卧薪尝胆,卒以灭吴。勾践称霸,受尊为上将军,但范却深知有功于越王,难以久居,只因“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遂乘舟浮海而去齐,变名易姓为鸱夷子皮,率子与徒在海边结庐而居,垦荒耕作,兼营副业,未几积累万贯家财,拜为齐相。此时,范蠡二次选择急流勇退:“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至卿相,此布衣之极也,久受尊名不祥。”于是归还相印,散尽家财,再迁到陶,自称陶朱公。

      陶地居天下中(东邻齐、鲁;西接秦、郑;北通晋、燕;南连楚、越),与各诸侯国四通八达,是货物的交易地。范蠡从耕畜起家,继而经商,逐什一之利,短短几年,再成巨富。司马迁在《史记》中说:“范蠡三徙,成名于天下,非苟去而已,所止必成名”,并夸他“富好行其德”。

        范蠡事见于《国语》之《吴语》、《越语上》、《越语下》等,其中又以《越语下》一篇最详。《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当中除了勾践复国的事迹以外,太史公也花了相当大的篇幅介绍范蠡离开越国后之事。除此而外,在《货殖列传》中亦有范蠡“三致千金”之语。

        范蠡被后世人尊为财神和“商圣”,乃中国商人之鼻祖。史书中有语概括其平生: “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这样一位战略家、军事家、智者与实干家,不惟有超凡智慧,更兼有干练之才。综而观之,范蠡的过人之处在于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盱衡大局、判断时机的政治特质。

        范蠡长于谋略的能力,直接影响了吴越两国的命运,决定了两国的兴亡盛衰。在越王勾践复国的过程中,范蠡是最重要的参谋,其运筹帷幄的能力,可与张良媲美。苏轼曾言:“范蠡、留侯虽非汤武之佐,然亦可谓刚毅果敢,卓然不惑,而能有所必为者。观吴王困于姑苏之上,而求哀请命于勾践。勾践欲赦之,彼范蠡者,独以为不可,援桴进兵,卒刎其颈;项籍之解而东,高祖亦欲罢兵归国,留侯谏曰:‘此天亡也,急击勿失。’此二人者,以为区区之仁义,不足以易吾之大计也。”

        范蠡这种盱衡大局、判断时机的特质,在史书中多有描画。例如,《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载:“(越王)三年,勾践闻吴王夫差日夜勒兵,且以报越。越欲先吴未发往伐之。范蠡谏曰:‘不可。臣闻兵者,凶器也;战者,逆德也;争者,事之末也。阴谋逆德,好用凶器,试身与所末,上帝禁之,行者不利。’越王曰:‘吾已决之矣。’遂兴师。吴王闻之,悉发精兵击越,败之夫椒,越王乃以余兵五千人保栖于会稽。”勾践不纳范议,遭致大败,足见当时范蠡对于整个局势的掌握相当精到。

        勾践仅剩五千兵卒,被围会稽山。范蠡劝勾践暂时投降吴国,因处危机时,最重要的是先保全生命,哪怕是卑辞厚礼,哪怕是屈身以臣。他的“乞吴存越”之策为勾践许之,这才有后来复国称霸的可能性。他向勾践慨述“越必兴、吴必败”的道理,陪同勾践夫妇在吴国为奴三年,“忍以持志,因而砺坚”。三年后归国,与文种拟定兴越灭吴九术,谱写了一段历史的传奇篇章。

        其二, 洞察世情、 通晓人性的心理特长。

        范蠡除了是一位足智多谋的能臣之外,还对人性有透彻的理解,以现代的眼光来看,称其为心理学家毫不为过。他对人性的洞察,为他免去杀身之祸,赢得功成身退的美名。前文曾说,后世评论家尝将范蠡与留侯相提并论。除了雄才伟略之外,这两位还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不居功,知进退。陈仁锡说:“从古功成身退于主眷方深之际者,独有范蠡子房,其余诸人,欲去而不能者,只是心上不超脱,便于世上不勇决。英雄到此,便难说大话矣。”

        范蠡有此大智慧,缘于他认识到,侍君之道,可共苦而不可同甘。苏轼评曰:“范蠡知勾践可与共患难,则为之灭吴以致其功;知其不可与同安乐,则弃之浮江湖如去仇雠。”不得不承认,范蠡对君王心理有着精准的把握;试看后世,历代君王杀功臣者何其多。《战国策》云:“成功而不去,祸至于此。此所谓信而不能诎,往而不能反者也。范蠡知之,超然避世,长为陶朱。”

        其三,不舍不得、为富而仁的商业眼光。

        范蠡三迁,最后选择陶地,这说明他深谙交易通路的重要性,经商首先要占据地利优势。范蠡认为在陶地,“此天下之中,交易有无之路通,为生可以致富矣”。按现代的说法,他实际从事的是国际贸易。在陶地这个最佳经商之地,范蠡操计然之术,根据时节、气候、民情、风俗等,人弃我取、人取我与,顺其自然、待机而动。他的商业思维和经营技巧被后世称作“陶朱术”,主要表现在:

        * 道德经商。陶朱公经商仅“逐什一之利”,薄利多销,不损人利己。

        * “农末俱利”。在中国古代,社会生产以农为本,称商为末,社会普遍重农轻商。陶朱公提出“农末俱利”的经济理论,采取“以末致财,以本守之”的经营策略,其农牧商结合的模式,确保了经营的成功。

        * “随时以行”。范蠡说过:“圣人随时以行,是谓守时”,“必有以知天地之恒制,乃可以有天下之成利”。他善于预测发展趋势,捕捉成功的先机。为此他提出过很多著名的商理,如“夏则资皮、冬则资遌、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得时无待,时不再来”等,至今仍是经商的至理名言。

        *“积贮之理”。即货币周转流通的原则。范蠡主张加快资金周转,使手中“无息币”,“财币欲其行如流水”。他揭示了“贵极必贱”的价格变化规律,“论其有余不足,则知贵贱。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贱取如珠玉,贵出如粪土”,要根据市场价格的变化及时果断地买进卖出。

        * 重视人才。陶朱公提出“择人”和“不责于人”的人才思想,“择人”就是要善于选择经营人才,唯才是用,司马迁称他为“善治生者,能择人而任时”;“不责于人”就是用人不能求全责备,应用其所长,避其所短。

相关文章

  • 《陶朱术》(转自胡泳老师)

    范蠡,字少伯,生卒年不详,春秋楚宛三户人。与文种同事越王勾践二十余年,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卧薪尝胆,卒以灭...

  • 转自朱老师

    这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更没有无缘无故的状元。 这是今年广西理科成绩730分的...

  • 孩子脾气差是有原因的

    转自朱老师 欢迎来到博星教育108将讲师朱老师课堂,这里是朱老师第594条早安问候。 家长脾气大造成的后果...

  • 2019-11-21

    陶诗韵、朱璨、罗瑞欣、霍江, 少儿趣配音: 陶林金、李弘松、艾鑫、杨涛,万莹莹,杜雨瑾,谢胡娇

  • 我见胡老师

    有一天早上我打开朋友圈被胡老师的一幅画吸引了 从此我就爱上了胡老师和她的画。只要有机会就去朋友圈,去世外陶园寻找自...

  • 转自何老师

    生活里看到有一些人,一天嘴巴里喊着要做这样要做那样,脑子里想着要诗也要远方,但是就没有看到他们为了所求而付诸任何的...

  • 转自叶老师

    转自叶武滨老师——如果没有五十年的洞见,至少应该有五年的眼光。不要高估一年的变化,但不要低估五年的趋势。不期待三天...

  • 转自黄老师

  • 转胡老师的笔记

    作为博鳌教育写作教育论坛的重磅嘉宾,哈佛大学非虚构写作名师史蒂夫.阿尔蒙德在博鳌写作论坛全方位展示了他的专业与魅力...

  • 闲来抒怀

    诸葛曾就隆中卧,陶朱宁向西湖游。 杜鹃多情常怀恨,云水无心自风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陶朱术》(转自胡泳老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vzzd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