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己喜欢的事,永远都不完”
前几天在书店看见毕淑敏的新书《南极之南》,由于自己最近要面试南极探险邮轮的缘故,所以对之产生兴趣,毕淑敏说到自己有着很好的收入,幸福的生活。即使什么都不干,也能体面的过完这一生,可是她自己认为不可以就这样无所事事,她试过很多种生活方式,但皆不是自己喜欢的样子,总觉得这只是暂时的。在看过前序之后突然的焕然一新明白为什么会选择远方,即便自己有着不甘与不安心,至始至终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大学毕业之际,我曾经认为自己所要追求的无非是一份体面的工作,稳定地收入,到了需要成立家庭的时候,有一段合适美满的姻缘就好。也就按部就班的跟随大众做着自己认为合适并且在周围人眼里理所当然之事。和每一个快毕业的学生一样,迷茫无助,一度希望有个人可以指点迷津。我不是一个安分,愿意一成不变的人。这样的节骨眼上自然是要“捣乱”一番。和朋友去参加招聘会,一家邮轮代理公司的招聘广告吸引了我的眼球“月薪过万,环游世界”。和一般人一样我也认为这只是一则骗人的广告,然而好奇心占据了内心的不安分,和朋友一起参加了初试。后来,就走上了一条所有人眼中“不归路”。
“我徜徉在他们身后,正如我这一生都追随这那些吸引我的人一样,因为只有疯狂的人才能让我感兴趣,他们疯狂的生活,疯狂地表达,希望被救赎,同样对一切事物心怀渴望,他们毫无倦意,不屑于陈词滥调,而是燃烧,燃烧,燃烧有如奇异的黄色罗马烟花筒喷出的蜘蛛在星空下炸开。拖着八条腿,蓝色中心喷的一声爆炸,人们不禁发出‘哗’的惊叹声。”
自己喜欢的模样,大致就是一直在跟随的,那个浑身爆发有着吸铁石的倒影。
世界上的平凡人占了99%,这些人每天都穿梭在不同的生活场景里,无非过着生存与生活并肩的日子。上学的时候一个老师送给我们一句话“不管将来你们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记你首先要生存,之后再去生活。”其实,表面上看着这句话没有特殊点,人们也是这样做的。然而大多数的人,只是记得生存,而忘记你生存的前提下根深蒂固是生活。我们往往忘记生活什么样子的。
大多人羡慕我可以环游世界,月薪成为很多同龄人羡慕的数字。但同样我也是一个不懂生活的人,工作的时候我会觉得自己所学并没有用武之地,一个IT女改行做了酒店,周围的人问到我的专业是什么的时候,都会用一种奇异的目光看着我。但毕竟让现在的我开始明白自己到底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所以之前所经历的用现阶段看来是值得的。就像那句话说的那样,你可能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欢什么,可是你总知道自己不喜欢什么。而那些可以安逸平稳的生存方式,在我眼里其实算不上是实际的生活。
![](https://img.haomeiwen.com/i14078140/8d91a8b76c8fc870.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4078140/67c5d8d1b2c18357.jpg)
去年在阿拉斯加遇到的极光
我喜欢远方,喜欢自由,喜欢漂泊在大海上的无拘无束。大冰曾经说过,愿你既能朝九晚五又能浪迹天涯。其实大多数的人是做不到的,七情六欲、世俗的诱惑,即便给你提供这样的生活模式,也会抱怨其中的不足之处。但是往往我们忘记,当野心配不上自己的才华时候,需要做的不只是抬高自己的姿态看到自己的弱点,更多的是学会忍耐。我一直在思考这两个字的特殊意义。出门工作前,爸爸除了叮嘱自己注意安全外,另一句话便是“学会忍耐,宽容”。在追寻自己喜欢的模样的过程中,至少现在的我还并没有学会真正的“忍”。但我也不担心,因为要学会把心沉在梦里,身浮在路上,所以只要我们有一样在路上,而那些必经之路,随着一点点的累积,终究会为我们披上一身铠甲,那个时候便可以从倒影里看见自己真实可靠的模样。
前些天遇见一位意大利小哥,被他的行动着实惊叹一声,他在一次问路中告诉我,他环游中国每一个地方,都是在高速路口搭拼车一路到目的地。并没有夸其做法是正确的,只是选择这样的方式,除了勇气之外,要克服的还有种种未知因素的不一样,毕竟一个不会说汉语的外国人,出发点就是冒险。也许有人会认为他是没有钱或者节约钱,我见过很多环游世界的人,有拥有几家上市公司的创始人,也有只为前进的卖艺歌手。每个人都是不知道目的地在哪里,但已经知道要上路的人们。在之前提到的毕淑敏,还有在邮轮上92岁的高龄,还是依旧跟随着自己在路上的脚步,去追寻自己喜欢的模样。
说了这么多,好像并没有安利,我到底经历了什么,更多的是我或者那些个行走的追随者,在我眼里,我们或多或少的共同观点,是在真正的生活方式中,在生存的前提下去看懂喜欢模样的自己。
希望所有人在努力成为自己喜欢模样的路上,即便它看起来不像原有模样的美好,但是当你从所有炎热狼狈中归来之后,你忘记所有经历所有折磨,然后回头看见那些不可思议的景色,它才是美好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