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有独立思考的文章(反面是人云亦云,或列一大堆过去发生的客观事件),有文采和含有哲学内容的文章,是一篇记录中原集团主席施永青先生对房价思考和哲学思维的文章。概况文章主要内容:
1.香港高房价原因:严重的供不应求,包括刚需+投资,香港房价更多反映投资者的偏好+实力。
2.房产是投资性商品,租房是消耗性商品,后者看新增收入的情况,前者反映的是人们积累财富(存量货币)后,再进行配置和转换的结果。存量财富(货币)的移动/流动的能量是非常大,是造成房价上涨幅度远大于居民收入/GDP增长的原因。
3.看涨偏好,房价只涨不跌预期成为公共信息,也是导致房价大涨的一个重要原因。
4.去库存关键要有就业机会,吸引人口流入/不流出,给予楼市持久的支撑。
5.无为而治,“自组织”概念,提了一个简单深奥的问题:牛吃草产奶,给科学家一堆草能产出奶?
6.劳动产生财富,资本不加入人的劳动是不会产生财富。
7.另外,提到一个人性的缺点:炒房得手(赚钱)后,投资者们觉得自己是高手,会有成功的路径依赖,于是会再加码,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
联系实际,与厦门相结合:厦门与香港相比,都是人多地少,都是寸土寸金。我们要汲取香港1997年-2003年因为房子供应量多导致房价持续6年下跌的经验和教训,控制土地供应,卖地不能竭泽而渔,不能一下子把土地卖光。在厦门岛内实施城中村改造和地铁建设岛外释放出大量优质居住土地的情况下,尤其要注意土地供应开发节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