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念了念东东枪的《文案的基本修养》(以下简称《文案》)。
为什么要看一本广告人写的文案书?首先是个人兴趣,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如今文案的不可回避。
不信四下看看,举目皆文案,咖啡杯上、电梯里、手机上、地铁里……凡涉表达的行业工种,与文案更是密不可分。
所以,即使不是文字工作者,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也可以多了解一点,毕竟当下这样的环境,谁都可能有需要展示的时刻。
什么是文案?
我记得公众号刚开始那一年,有个大大大号的主笔控诉主编拖延症,不到最后一刻不交稿,他百思不得解,说,又不是让你写文章,需要那样吗?
他用的词就是文案,“就是写篇文案”。当时我虽然在纸媒开专栏,公众号文却怎么写都无感,看到这个说法,大脑像是被轰了一下——原来如此!不是文章啊。
这是新媒体人定义的文案。
在《文案》这本书中,东东枪给出了广告人定义的文案:承载商业任务的创作、传播、沟通,是一个综合性工种,和创作、创意、文学、文章等等有本质的区别。
可能有点绕,划个重点:商业任务。
就是说,广告业的文案不能只顾表达,还要负责说服、影响,引发或促成行动,达到某种可评测的商业效果,才算文案。自娱自乐、自我陶醉皆不可。
《文案》全书共17万字,分 99 小节,其实就是99篇小文章,表达都是大白话,标题都很有意思,抽感兴趣的零散看也可以。按顺序念的话,编排逻辑大概是理念、实战、价值观。
因为定位是广告人的入门书,业务部分篇幅不小,工具模型、传播策略、创意技巧、角色定位、作业程序、职业态度等等,大部分是作者自己的总结和反思,循循善诱,苦口婆心。作为行外人看也有收获,个人总结了这么几点——
做事
广告这一行,天然是一个三方行当:广告人自己,客户,还有消费者。
作为中间方,需要服务好客户,这是职业需求;要对得起消费者,这也是职业道德。
想要连接两端,就得两边都了解。在了解清楚的前提下,寻找人群,提炼共性→切题创意→有效执行→精准传播→效率抵达,环环相扣,每一环都要紧。做好事情,要悟性、才华和能力,更要踏实、靠谱、真诚。
因为这里的每个环节,面对的都是人,活生生的人。在面对人的时候,我们有一个最低但也最难的准则:不异化人。人就是人本身,不该被工具化、机器化、低智化、物化,等等。
把人当人,细致观察,设身处地,通情达理,共鸣共情,面对真相。这里东东枪借用了焦菊隐导演的说法:要看心象,而不是形象。形象只是心象的一种,真正有意义的是心象。
能到这个层面,尊重人,尊重行当,“ 不自甘下流”,就是做事讲究了。
做功
道和术的关系,我们都知道,所谓道无术不显,术无道不远,最好是有道有术。
而《文案》里,东东枪提醒的是功——包括而不限于眼界、阅历、审美等等。术在变,道不移 ,功不唐捐。相声爱好者东东枪认为,功的重要之处在于,道和术是天下人的,只有功是自己的。功练好了,别人拿不走。
旧我不足惜,功不唐捐。多希望年轻的时候,有人曾对我这么强调。
做人
尊重人,练好功,可能足以做好差事。但那仍然只是基本功。
最理想的状态是什么呢,是自己成为足够好的人,一个丰富、深刻,有品位、有道德、有思想的灵魂。
书中提及的一个表述很完美了——有头脑的绅士。
所谓头脑,无关智商高低,而是满怀好奇、通晓情理、富有智慧、善发奇想、精于撰写之意。
绅士的涵义就更丰富了,勉强用“君子”对应。
所以,做事的最高级是做人。我怀疑对大部分行业来说都是如此。归根结底,都在拼做人。
最后,分享书中的一些小碎片——
做创作型工作的人,要对自己狠一点,排毒型创作。
文案不是艺术家,是医生,解决问题不靠灵感。
创意行业要保护那些有创作欲望的人。
演员演的是台词里没有写出来的东西。
先想,想明白,才能写明白。
广告效果不能只看好坏,不管对错。好而不对,等于犯罪。错是最严重的坏。
一些可能的延伸阅读——
相声,歌词。
企鹅版笑话辞典。
《如何发起一场运动 》(TED)。
电影,戏剧,编剧。
一个马上就能做的小游戏——
自我观察小练习,自己发任何文字、图、视频之前,想一想为什么发,怎么发,看看效果什么样。
若有误读,以书为准。谢谢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