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商,是近几年新兴的一个名词,但是它却存在了很久很久,财商可以说是一种观念也可以说是一种选择。
最近在读财商书籍,有很多价值观和我自己的价值观有出入的,我就会思考,到底是的价值观有问题,还是书上说的与我的实际情况不相符。
有时候眼界会限制我的心灵探索。
怎样过一生才算好?答案可能是,小的时候是好学生,长大了能赚钱,老了身体好。
其实,只要自己觉得这一生值得,就是好的一生。夏雨荷觉得她的一生很值得,太宰治觉得人间失格,所以,值和不值也很很主观的一个话题。
说到人生这个课题,金钱永远是绕不过去砍。
父母告诉我们,好好学习,考上大学才能找到好工作,还要到编制中去才能过上好日子。
所以,我们就追寻着父母的足迹,丝毫没有怀疑地走到了今天。
我们总是感慨,想象中的“好日子”为什么还没有来到。
想了这么多年,才明白,大概我们心目中的“好日子”和大人们心目中的“好日子”是不同的概念吧。
我们掌握了更多的知识,了解了更多的信息,所以我们有更多的探索欲望难以实现,因此,我们总是呈现出一种不满足的状态。这个世界太大,我们想做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可是,我们的时间、精力和金钱都达不到我们的需求。
尤其是当我看到,40岁之前实现财务自由,然后退休。这对与我来说是多么的震撼。
在我的心里,我该把自己最好的年华都无私地奉献给每月给我薪俸的组织,才是正道。从未曾想过偷偷一点年华留给自己,这似乎还有一点不道德的感觉,但是我深深被打动了。
谁的人生不珍贵,能留一些芳华给自己,那是多么奢侈的愿望。
工作是为了诗和远方。
那如果有足够的实力兼顾诗和远方,还何须工作呢?
把浪费在工作的时间节省出来,研究一下自己喜欢的事,不是更快乐吗?
彼得林奇说过,只有把赚钱和兴趣放在一块,才最容易成功。
我想,这在我们这一代人的心中,那永远是一道坎。
也许,未来的孩子们会有更多自主选择权吧,因为他们的父母会懂的更多人生方向吧。
工作啊工作,是你给了我们衣食住行,也是你买断了我们的自由和时间。我们忠实于你,又时时想着如何离你而去,我们离不开你,却又不得不心向远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