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专注提升
一起学诗词 || 短篇七古的写法(下)③

一起学诗词 || 短篇七古的写法(下)③

作者: 疏雨圆荷 | 来源:发表于2023-04-19 20:41 被阅读0次

讲师:杨强老师(雪窗先生)

2013年  中华诗词学会主办的第11届“青春诗会”,获第二届“谭克平青年诗词奖”。

2015年    中宣部宣教局、光明日报、中央网络电视台主办,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承办的“新春诗词歌赋征集活动”一等奖。

第三届“国诗大赛”诗部榜眼、词部进士。

2016年,首届“海岳杯”诗词大赛诗部行卷第一、词部决赛第三。

著有《雪窗先生诗稿》

接下来讲讲李颀的七古。我最近又重新看了下《唐诗三百首》,看到李颀的七古,觉得特别惊艳。在盛唐诗人像王维、孟浩然、高适、岑参、李白、杜甫、王昌龄等人群里,李颀似乎显得格外不出名。但李颀的水平确乎是很高的,尤其七言古风,特别出彩。《诗学渊源》说他的七言乐府“雄浑雅洁,一片神行”,《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则说:“新乡七古,每于人不经意处忽出异想,令人心赏其奇逸,而不知其所从来者。”我觉得他的七古,节奏感把握得特别好,抑扬起伏,都特别到位,善于转折及铺叙。以《听董大弹胡笳弄兼寄语房给事》为例:

蔡女昔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胡人落泪沾边草,汉使断肠对归客。古戍苍苍烽火寒,大荒沉沉飞雪白。先拂商弦后角羽,四郊秋叶惊摵摵。董夫子,通神明,深松窃听来妖精。言迟更速皆应手,将往复旋如有情。空山百鸟散还合,万里浮云阴且晴。嘶酸雏雁失群夜,断绝胡儿恋母声。川为净其波,鸟亦罢其鸣。乌孙部落家乡远,逻娑沙尘哀怨生。幽音变调忽飘洒,长风吹林雨堕瓦。迸泉飒飒飞木末,野鹿呦呦走堂下。长安城连东掖垣,凤凰池对青琐门。高才脱略名与利,日夕望君抱琴至。

写董大弹胡笳,先从胡笳的来历写起,“蔡女昔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一上来从这个写起,起笔突兀奇绝,而后写“胡人落泪沾边草,汉使断肠对归客”,通过周围人的反应来写蔡文姬胡笳声的魅力,显得极其悲凉、凄怆。“古戍苍苍烽火寒,大荒沉沉飞雪白。先拂商弦后角羽,四郊秋叶惊摵摵“,再烘托弹胡笳的大背景,显得苍茫悲壮。他自始至终没有正面描摹蔡文姬的胡笳声,这是为下文正面写董大的胡笳声埋下伏笔。

一首诗写两次音乐,那要有宾有主。在李颀这首诗里,蔡文姬弹胡笳是宾,不做重点描述,而董大弹胡笳是主。因为主题就是“听董大弹胡笳弄“。在前面提到杜甫的《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写到两次舞剑器,那么公孙大娘当年舞剑器是主,作为重点来写;而公孙大娘的弟子临颍美人舞剑器,是宾,因此不做重点刻画。当然按照老杜的标题是“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照理说弟子舞剑器是重点。但老杜是为了表达唐王朝盛衰的沧桑之感,这样安排更具匠心。

而且他把舞剑器的内容重点放在公孙大娘上,而刻画临颍美人重点写对话的内容,这样今昔的对比更鲜明,也避免了重复描述。至于像白居易的《琵琶行》,他写初见琵琶女,“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然后开始弹琵琶,作者极力形容,乃是重点刻画,而后面还有一次弹琵琶,“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则只是一笔带过了。

前者弹琵琶是主,后者弹琵琶是宾,避免了行文的重复。我们回到李颀这首,他写到“先拂商弦后角羽,四郊秋叶惊摵摵”,这还是想像蔡文姬弹胡笳的悲壮场景,思接苍茫,突然一下子切入眼前,“董夫子,通神明,深松窃听来妖精”,转折非常有力,而且写音乐的魅力,也不直接写,而是说通过瑰丽的想象来写,说他音乐的声音,连深林里的妖精都要来窃听,这种充满鬼气的语言,真是别有味道。而后写他弹胡笳的动作,“言迟更速皆应手,将往复旋如有情”,能写出这种句子需要很强的写实能力,容不得半点含糊。

然而光写实则显得呆,那么还得加入虚笔的想象,诗才显得灵动起来。况且音乐很难直接形容,因此调动视觉、听觉等方面的想象来写,则更具形象性。“空山百鸟散还合,万里浮云阴且晴。嘶酸雏雁失群夜,断绝胡儿恋母声。川为净其波,鸟亦罢其鸣。乌孙部落家乡远,逻娑沙尘哀怨生。幽音变调忽飘洒,长风吹林雨堕瓦。迸泉飒飒飞木末,野鹿呦呦走堂下”,你看这几句形容,真是笔笔有力。而且真如古人所评的“每于人不经意处忽出异想,令人心赏其奇逸”。

当写到“言迟更速皆应手,将往复旋如有情”的时候,突然生出这一杂沓的异想,令人目不暇接。最后拉回到现实,“长安城连东掖垣,凤凰池对青琐门。高才脱略名与利,日夕望君抱琴至”,写到房给事在朝中任要职,襟抱不凡,日夜盼望着你(指董大)抱琴而至。这几句扣到题目中“兼寄语房给事”,所谓行文运思,滴水不漏。这样写就很严谨。而且他写七古,很喜欢在结尾处,突转一韵作结,这样写法特别有味道。

比如,这一首末两句“高才脱略名与利,日夕望君抱琴至”,这两句单独押仄声韵。再比如那首《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南山截竹为觱篥,此乐本自龟兹出。流传汉地曲转奇,凉州胡人为我吹。旁邻闻者多叹息,远客思乡皆泪垂。世人解听不解赏,长飙风中自来往。枯桑老柏寒飕飗,九雏鸣凤乱啾啾。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忽然更作《渔阳掺》,黄云萧条白日暗。变调如闻《杨柳》春,上林繁花照眼新。岁夜高堂列明烛,美酒一杯声一曲。

末两句“岁夜高堂列明烛,美酒一杯声一曲”,也是单独押仄声韵。写音乐,旋律有起有伏,中间肯定会有高亢之处,像这一首“枯桑老柏寒飕飗,九雏鸣凤乱啾啾。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这就说明音乐到了高潮处。我们来看他这首短篇七古《琴歌》:

主人有酒欢今夕,请奏鸣琴广陵客。月照城头乌半飞,霜凄万木风入衣。铜炉华烛烛增辉,初弹《渌水》后《楚妃》。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清淮奉使千余里,敢告云山从此始。

这首篇幅所限,则又显得简洁。开头两句开门见山,主人摆下酒宴请大家尽欢,琴师也开始奏起鸣琴。“广陵客”,嵇康临刑前曾奏《广陵散》,后世以广陵客代指琴师。接下来写景,“月照城头乌半飞,霜凄万木风入衣”,明月照向城头,乌鸦纷纷乱飞,寒霜降临,万木凋零,寒风吹透衣衫。这两句写景很妙,因为一方面你可以理解为听琴时的时令、环境,让人感觉有衰飒、凄凉之感;另一方面,也可以理解为琴声凄凉,给读者带来的视觉联想。

“铜炉华烛烛增辉,初弹《渌水》后《楚妃》”,接下来写室内的布置,铜炉熏染檀香,华烛闪烁生辉,这位琴师先弹的是《渌水》曲,而后是《楚妃》曲。作者描摹音乐的高潮,用“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特别斩截有力。一声琴弦拨动,顿时万籁俱寂,万物皆为之屏息凝神,四座的客人都静坐无言,专注地聆听。人们就这样沉浸在琴声里,忘记了黑夜的漫长,忘记了时光的流逝。天上的星辰越来越少,说明已经进入后半夜了,但大家毫无知觉,被琴声所陶醉。

这两句描写音乐有极强的表现力,上一句“一声已动物皆静”,概括力极强,非常凝练精准,而下一句妙就妙在“星欲稀”三字的点染。刻画音乐魅力,单纯写到“四座无言”,还不够味,而加入“星欲稀”三字则立马灵动起来。视野立刻从室内延伸到室外的星空,而且时间的流逝也暗含在里面,大家忘了时间的流逝,以至于“星欲稀”而不觉,写出了音乐持久的魅力。

后两句“清淮奉使千余里,敢告云山从此始”,同样是单独押仄声韵,戛然而止,而韵味悠长。既写乐极哀生之况,而且更一步衬托了音乐的艺术魅力。诗人奉命出使清淮,将要远行千里之外,故而感到无比惆怅。而临行听到如此优美的琴声,不禁触动了作者归隐云山的愿望。“敢告云山从此始”,不是说作者从今天开始要归隐云山,因为这是不可能的,作者正要出使千里之外的清淮呢。而是说作者听完琴声之后,归隐云山的志向、决心从今天开始萌生了,将来一定要实践这个愿望。

这是作者听了琴歌之后所得的人生启悟,可以见出琴声的持久魅力。而且也紧紧扣准了题目《琴歌》,所以作者的行笔看似变化多端,实则一丝不苟。

相关文章

  • 七古领词

    【文字家园】 七古·东风烈 莺歌燕舞好时节,细叶暗生香泯灭。 无边落红潇潇下,满园飞雪东风烈。 本期诗词作业,感觉...

  • 叠花-七绝

    文/随风 诗词课:绝句写法之二,复字连用 《简社》诗词课:绝句写法之二,复字连用 [https://www.jia...

  • 七古领词

    七古·东风烈 莺歌燕舞好时节,细叶暗生香泯灭。 无边落红潇潇下,满园飞雪东风烈。 本期诗词作业,感觉好多坑,古诗领...

  • 读欧·亨利短篇小说的一点小感悟

    最近在读欧·亨利的短篇小说集,想学习一下短篇小说的写法。 欧·亨利的小说以反转的结局和幽默的笔法闻名,读他的小说时...

  • 妆成不敢老,待君朝与暮

    【九洲诗词】 七古.秋日感怀 我是江湖一尾鱼,随波流去万里余。 浮生已落天涯外,明月清风自可书。 七古·春日感怀 ...

  • 金字塔原理四

    第四章序言的基本写法 序言:文章,书籍开头的出场白 序言写法的重要性:背景―冲突―疑问―答案,快速构思短篇文章。 ...

  • “人民币”的缩写不是Rmb?货币的正确写法及翻译

    “人民币”的缩写不是Rmb?货币的正确写法及翻译 今天给高斋翻译学堂给大家分享下货币的写法和翻译。学英语一定要避免...

  • 诗词写法摘抄笔记

    袁枚清代著名诗文家、诗论家。其人文思敏捷,才学超人,因性好游,“足迹造东南山水佳处皆遍。”一生自称“好色、好味、好...

  • 七古·读诗词

    文/重阳_张 痴迷诗词十数年,风流人物驻心坎。 诗意尤喜唐杜甫,词风中意宋稼轩。 黎民疾苦入诗行,将士金戈赋词间。...

  •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这是毛主席的《七古·残句》,1958年在《毛泽东诗词十九首》中批注,对“击水”批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起学诗词 || 短篇七古的写法(下)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wilj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