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高平的困惑》
多见多怪系列之二
近日看到了一级作家、诗人高平对近年来诗坛的一些怪现象表达了自己的迷茫和质疑的文章。因该文篇幅不多,我全文引用如下:″质疑近年三大“名诗”
这些年,诗运不佳,诗圈日小,丑闻常有,怪事迭出,已是尽人皆知的事实,不堪再去评说。
有三大“名诗”“名句”一直被炒得很红,几乎成了久久地、高高地飘扬在中国当代诗坛的“三面红旗”。对此,我一直想不通,它们究竟好在哪里?高明在何处?有何创新?于世何益?
我的这个“三不解”憋在心中有些时日了,为了避免憋出病来,坦言如下:
一是《生活——网》。它怎么会成了新诗的经典了呢?两个字的题目,一个字的内容,既不具备文学作品的基本结构,也没有什么不可替代的涵义。连“打一字”的谜语都不如。照此套下去,可以写出《命运——河》、《婚姻——绳》、《希望——虹》……等等类似的无穷无尽的“诗”来。依我看它不能算诗,实在不应担此虚名。
二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本是两个常用的现成句子,连在一起,有什么创造?有什么新意?何况大海在面前,而花开不可能在海上,只能在背后,视觉与感觉背道而驰,形象感很别扭。怎么就成了名句?那么,写出类似的“仰望高空,云淡风轻”、“背靠长城,柳绿桃红”……之类的东西来,算不算名句?
三是“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无非是一个女人大胆地说出了生理需求,它是合理的,正常的,也是很平常的,只是一般人不敢直说而已。它并没有什么新意,更没有什么诗意,怎么就如此好评如潮?如果一个美食家写他要“跑遍全世界去吃尽美食”这样直率显示其欲望的诗来,食色性也呀,也值得大惊小怪地去进行吹捧吗?
唉!这些年本来就诗人多、名作少,好不容易出了常被提及的几句“名诗”,我却不以为然,在质疑它们的同时,我也禁不住要质疑起自己来了:和诗歌打了七八十年的交道,难道我对于诗的鉴赏标准、欣赏水平出了问题?也许我对于当代诗歌已经完全丧失了评论的能力。若是果真落伍到了如此地步,真是哀莫大焉。还望高人点拨于我!″
高老言辞既幽默又中肯。
第一篇《生活一一网》倒是有些意思,但作为一首诗来看并被抬高到“新诗的经典″高度,不但有失公允,还有些儿戏的感觉。生活是网,网也有很多啊,有"鱼网、鸟网、法网、情网、电网……″当然我不敢揣摩作者的意思,也许是中国移动网吧。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听来确实顺耳,在微信里被用来作为网名的难以统计,似有盖过当年"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流行趋势,刚在头条君看到过一张美女半蹲在海边的照片,也只写了"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八个斗大的字,人气火暴,点击率达56万。当然赚眼球的不只是大海,主要是人美吧。人家还是某电视台著名主持人。竞也引用半干半湿的"名言″。我又搜到了高老先生的博客,其中有他于2018年1月6日写的一首诗"云声——.
藏民会听云说话,
云中有观音菩萨,
今天的云告诉卓玛,
多吉已经回家。″
多有诗意,既浪漫又灵动。可我习惯地瞄了一眼,点击量为74。
我为中国的诗坛有些担忧担忧,如果你们辛苦耕耘几十年,最后发现自己的作品点击量还不如一个中小学生拼二个成语,有何感想?
至于又一句“名言″——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作者应是一位女的,但如果仅仅是为了睡,不管是女去睡男,还是男去睡女,有必要穿越大半个中国,太麻烦了吧。当然我没有贬低作者的意思,她的诗我看过,很不错的,语句大胆直白,有七十年代大陆第一个穿喇叭裤的无畏的勇气。
中国是诗的国度,但中国诗坛任重道远,需要培养爱诗、懂诗、写诗的年轻人。
2018.01.18晚(水星原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