琢磨琢磨,“生老病死”、“喜怒哀乐”、“酸甜苦辣”……这样的成语,美好明朗的字只有一个,三个字都是冰冷苦涩的。
俗语说不如意事常八九,大概尘世生活不易百世常态吧?
正是因为“阴晴风雨”中,晴好很少,才弥足珍贵。
经历人生风浪起,应该能够“也无风雨也无晴”了吧?
可没想到,一个动不动就把生死挂在嘴上的中年人,一个到了知天命年龄的人,竟然还会讳疾忌医一样避讳真正直面正式谈论死亡。本以为人到中年,会真正思考最后的终点,毕竟这是不可逆转的事实,并不会因为你的回避就不存在。原来平常讨论,不过信口开河,和年轻时头脑发热简单冲动如出一辙。就这还一直自诩成熟稳重呢?
想起戴建业老师在《结婚琐谈》中说起“而男性往往成熟得比较晚。我一哥们说他五十多岁以前还是个“混蛋”,事实上,很多男人进火葬场前还是个‘混蛋’。”(《我的个天》)
人对自己的认识,和别人对自己的认识,偏差好大呵。
这几天因为嫂子身体不舒服,更发现,一个人,在不同的人眼中,差别真是太大了。你眼里那个满心佩服的人,在他人眼中,竟然有那么不可原谅的缺点。
我们眼中的“我”,不是全部真实的自我,他人眼中的“我”,又有几分是“真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