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篇》第一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说:“学习知识后在生活中经常实践,这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一起共事,不是很令人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这不就是我修为的境界吗?”
学习心得:
1、这句其实是个反问句
孔子的“不亦说乎”,意思是这难道这不快乐吗?
说明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人们习惯把学习当成痛苦。
为什么呢?
因为缺少“时习之”,学了之后没有去实践。
没有实践就无法获得反馈和成就感。
比如学游泳,如果老师只是不断在课堂上讲游泳知识,却不让下水,我想时间久了每个人都会觉得无聊。
但是,每上完一节理论课,就马上下水实操,这种获得知识后的即时反馈,会让人产生兴趣。
所以学习一定要想办法给自己创造一个可以“习”的环境,让自己爱上学习。
2、这句话比想象中的重要
古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
司马迁也很崇拜孔子,“高山仰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朱熹也说过,“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这么重要的一部经典,开篇的第一句居然是关于学习。
可见,学习对于个人乃至整个民族的生存发展,有多么的重要!
3、这句话其实讲的是一个人学习的成长路径
学而实习之,寓意着“自修”
有朋自远方来,寓意着“共修”
人不知而不愠,则是一种境界。
所以,有句话是这么说的,“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读过的书,走过的路和爱过的人”
学习,最终都会通过外在的样子呈现出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