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lyphony

作者: kid551 | 来源:发表于2015-07-20 22:59 被阅读0次

    “你方唱罢我登场”。按照欧丽娟老师的讲解:如果不是从人生更替的角度,而是从价值观的多元化的角度去理解,就会发现,所谓的世界的精彩,或者说世界的本来面目,就在于这种多元化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展现、交替、相互作用。

    目前对自己最不满意的,就是沉迷于技术,并且有了一种焦躁。终于,在这样的解读之下理解了自己为什么会不满意了。因为这样一种沉迷技术,跟之前的自己是完全一样,仅仅片面地去肯定唯一一种“成功”,或者说唯一一种价值观。他人的好坏,对于你来说,完全是独立的,当然也是有一定影响的。可是,你按照自己的步调进行的学习、困惑、重复,这一过程本身,就在展现你自己的生命的风貌。为什么要去否定这样的过程呢?!另外,从这样的宏观视野来看,你的学习过程、熟练过程、技艺日益精湛的过程,不正是“花开有时谢有时”的体现吗?!片面的去否定学习的开始阶段、去否定生命初期时的不易和艰难,总是焦急地想要摆脱这样一种状态,不正是对整个生命、对这个学习历程的侮辱吗?!你只是关注最后的“成功”、关注“结出果实”的阶段,而毫不留心开始阶段的丰富,这不正是一种认识的片面以及内心的扁平化吗?!

    所谓的大局观、大视野,是要建立在自己不会轻易地去评判、否定他人之上的。而这个“他人”,不一定是指实实在在的“人”,也可以是指各种生命的历程、阶段、以及思想、认识的交互。轻易地去否定一个时期的困难、艰难,只是偏爱某一个时间点,不正像是去忽略一个人的过往,仅仅只是截取某个片段(例如做了什么巨大的错事、或者得到什么意外的收获和结果)去评判一个人那样的无理、和幼稚吗?!

    “平等”的对待,是需要长时间的刻意训练自己的头脑和认识。不是说不重视“技术阶段”,也不是说不重视“结果阶段”。他们都应该得到想通的重视和对待。因为这正像是生命、像是小说中的人物一样,他们是构成整个全体的因素。缺少了任意一部分,都不再是完整的。所以,不应该轻易地去扩大某一部分的影响、也不应该轻易地贬低某一部分的作用。它们各自有各自的精彩、各自有各自的作用。你的任务是,在适当的适合做适当的事情、在所处的阶段做该阶段需要的事情、在每个独立的生命个体面前做到应有的尊重和对待。

    不要以偏概全,不要以某一部分的激烈和绚烂去贬低另一部分的平淡和朴实。这正是第三重境界,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第一重,是因为无知,不太懂得所谓的功成名就和一事无成的差别;第二重,则是片面的扩大了“成功”“得道”的作用、贬低了“失败”“困惑”的经历;而第三重,在具备了宏观视野之下,知道了成功/失败、得到/困惑之间的相互交割、相互作用、相互促进,认清楚了,这两者之间谁也无法取代谁、同时谁也不能在脱离了对方存在的情况下而存在。

    或许,这就是我不满的原因。因为用自己的偏向性否定了整个宏观生命的丰富和多彩。所以,在初期,就应该用足够多的时间、耐心、付出,去展现“创业初期”的激荡和绚烂。

    如果无法缩小这个“我”,也就是上面所说的无法有一个big picture,总是以自己的好恶和偏好去做判断和做事,那么这个“我”必然会限制自己,把自己限制在“我这一层”。《浪客行》中说,“天下无双,何足挂齿”,我认为讲的是同样的东西。因为所谓的“天下无双”仅仅是你自己的一种偏见或者是欲望的体现,比起生命的丰富性来说,完全不足一提。更进一步,这样的“我执”会导致自己无法看到外面更加广阔的天地,无法吸收其他的生命和风景带给你的养分、视野和眼光。你会局限在自己的“我”上。所以,当你能够将“我”缩小,敞开心扉去迎接整个世界的丰富性的时候,你才能真正看明白一些东西,才可以领悟和学到由“世界”“宇宙”“生命”这样整体性的、源源不断的源泉性的博大带给你的洞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Polyphony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wppq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