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玲珑。有一种释义为玉器,悦耳的声响。她姓玉,本是贴切,我曾一直喜欢。这人名字也保留了很多年。一直在那里,连性格,身份,结局都没有变。
过了很久的时间时,等到故事重又要新开始,我改为聆珑。姑娘们的名字越改越好。至少我这么以为。我曾写下月夜聆珑字,我一直未究其深意,或许这个四字本就有语法错误。
江湖儿女多有情事,许多的武侠故事之内也免不了俗气,惟有聆珑不曾提及。可能是因为她在一群姑姑娘中年纪最幼,许是我也有一个妹妹,我对她疼爱至极。在她出场的所有岁月内,我没有给她按排属于她的爱情,反在豆蔻伊始,未及华样,早早殒落。
她是邻家懂事的小妹妹,体贴而又善良。我不忍让她离去,我写那一段结尾时,夜深人静,我满心凄惶。还好那一段故事淹没于纸页之上,只有我在想起时,去翻到那一页,看当初自己夜下写下的字迹,她的言语,宛在耳边轻唱。等别了那一段愁绪,去看当下的故事,她正自美丽,至少在这一段时间内,她的路依然很长。
我也努力想在新故事之内改变她的结尾,但改了那么多的故事,只有她的不变分毫。
许多年之后子梦总会记得那夜下,聆珑衣袂翩飞,自月光之下飞渡而来。她笑言道:我当然相信,江湖还有你这样的大哥哥哦。
应该,是在夜下吧。是我在未来的想象中。第一次出场时,我现在想不起来。后面的相识,改为雨中。她一人一马,白衣短剑,仗义出手。但是我总想让她在夜晚出场。城外月色如霜,子梦与浸月在城楼之上与她相识。虽然,直到此刻我还不知道在她到来之前,城楼之上会发生什么故事。也或能,什么事都没有。仿佛就为等她而来。
江湖人心叵测,她冰雪聪明,心里看破却从不多言,偶尔使一下性子当做不满。其实她思绵密,谁能知晓?但这样又有何不好?她说,要快快乐乐的,如大哥你傻想的,眼前快乐不就好吗?
是她让子梦与浸月第一次吃天下美味,在江湖风雨中,凭添温暖。
所以当没有了她,子梦心已如死灰,岂会再恋江湖?
她离开后,洛阳城内花香依旧,香溪楼的墨迹犹存,而聆珑亦不在。只记得那日洛阳有雨,雨过窗前,水气漫到聆珑写的字之上:
画图未识,怎知此处流水,
桃花有鱼,空待香溪人归。
当日,她去香溪寻昭君旧迹与子梦相逢,昭君已逝去千年,她或许能在夜下遥听琵琶声响,她解下环珮相赠,却不知自那刻起,已牵动她的宿命。
玉聆珑。十五岁。武器:剑。 我笔下写的一个姑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