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隐者不退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有隐士就有寻隐者,有了隐士和寻隐者,就衍生出了寻隐诗。历代寻隐诗的数量都非常多,而贾岛这首寻隐诗最可贵的地方,就是人们会拿各类寻隐诗 和贾岛的这首诗来做对比,使得它成为 评价历代寻隐诗的一个标杆。
那么这首诗为什么能成为寻隐诗的标杆呢?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贾 岛是一个隐士,也是一个苦吟诗人,苦吟诗人写诗往往写得很慢,所以会写得比较晦涩。贾岛自己都说“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他写诗是靠寻章摘句,下很大功夫,才一点一点抠出来的,所以一般都诗思艰涩、语言难读。而这首诗却恰恰不是这样,写得明白如话,因 此像贾岛这种苦吟派诗人能写出这样的诗其实是非常难得的。
第二个原因是这首诗以问答结构全篇,并且能在诗里头做到一问三答,这个结构不是一般人能够想得到,还写得出的。虽然像《孔雀东南飞》《琵琶行》《石壕吏》等诗都是问答结构的诗篇,但这些篇幅都比较长,而贾岛却在 短篇诗作之中做到了这点。
第三个原因是这一首诗中写活了三个人物。第一个人物是寻隐者,贾岛在三间之中让寻隐者对隐者的情感之深,情感之切,情感之急尽显无遗。而又通过寻隐者的问,再加上山、松、云这三种意象的渲染,把始终没有露面的、高超的、胸怀大志的、为人敬仰的隐者身份,间接写出来了。同时还有一个童子在中间出现,因为回答寻隐者三问的都是那个悠然自得的童子。三个人物的性格,在一篇之中尽显,足见诗人运筹帷幄之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