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寻隐诗的标杆

寻隐诗的标杆

作者: 云水禅心wls | 来源:发表于2023-08-20 10:03 被阅读0次

寻隐者不退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有隐士就有寻隐者,有了隐士和寻隐者,就衍生出了寻隐诗。历代寻隐诗的数量都非常多,而贾岛这首寻隐诗最可贵的地方,就是人们会拿各类寻隐诗 和贾岛的这首诗来做对比,使得它成为 评价历代寻隐诗的一个标杆。

那么这首诗为什么能成为寻隐诗的标杆呢?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贾 岛是一个隐士,也是一个苦吟诗人,苦吟诗人写诗往往写得很慢,所以会写得比较晦涩。贾岛自己都说“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他写诗是靠寻章摘句,下很大功夫,才一点一点抠出来的,所以一般都诗思艰涩、语言难读。而这首诗却恰恰不是这样,写得明白如话,因 此像贾岛这种苦吟派诗人能写出这样的诗其实是非常难得的。

第二个原因是这首诗以问答结构全篇,并且能在诗里头做到一问三答,这个结构不是一般人能够想得到,还写得出的。虽然像《孔雀东南飞》《琵琶行》《石壕吏》等诗都是问答结构的诗篇,但这些篇幅都比较长,而贾岛却在 短篇诗作之中做到了这点。

第三个原因是这一首诗中写活了三个人物。第一个人物是寻隐者,贾岛在三间之中让寻隐者对隐者的情感之深,情感之切,情感之急尽显无遗。而又通过寻隐者的问,再加上山、松、云这三种意象的渲染,把始终没有露面的、高超的、胸怀大志的、为人敬仰的隐者身份,间接写出来了。同时还有一个童子在中间出现,因为回答寻隐者三问的都是那个悠然自得的童子。三个人物的性格,在一篇之中尽显,足见诗人运筹帷幄之妙。

相关文章

  • 寻隐

    从晨起越水翻山,将至正午才到这正觉禅院。 初见传兴时,他粗布麻鞋,光头如镜。含笑走过来,双掌合十,揖首...

  • 寻隐

    行走在崎岖的山林之中,那里静谧清幽,让心沉淀,微风吹拂着脸颊有一丝丝凉意,抬头望去,高高的山谷间有一条明亮的溪水落...

  • 写作笔记|开头意象的重要性

    寻隐: 你写的什么看不清 寻虎: 是啊。我自己认识就好了 寻隐: 我想看看你写的什么老师 寻隐: 这也是学习的项目...

  • 采访作家寻隐

    (记者:芸芸 被采访者:寻隐) 芸芸:寻隐,我想捧一束花给你,面对面的话。很遗憾。 寻隐:(大笑)。 芸芸:...

  • 寻隐处

    鹏乘大风万里行,白云悠悠月儿明。轻鸿碧波寻梦迹,琦山空应三两声。

  • 沁园春·寻隐

    寒衾未眠,更长漏浅,露枕霭帘。 访墙东桃源,道陌通阡,采薇而歌,避世何难? 疏影香黯,懒横笛短,双鹤回旋作飞仙。 ...

  • || 寻隐记

    寻隐记 花在山中自有芳, 且行且望不言她。 众在远处左右盼, 不问心儿两生欢。 一定要找到, 那个能让你心静下来的...

  • 寻隐南湖

    寻隐南湖 杨永生 隐士南湖采长风, 寒窑柴院品忧酩。 桃花如期人面易, 繁华千古水作证。 2016年6月3日16时...

  • 子午寻隐

    【图·文原创作者】|云仙子 古城雾霾,深山结冰 青山隐隐,如梦似幻 斜阳草树,溪水潺潺 山居人家,红灯高悬 硬柴齐...

  • 雪之羽近作小辑

    (一)七律 寻冬日暖阳不遇 春日迟迟长夜临,艳阳纵照懒诗心。 文章尽意多无达,山水隐城几倍寻。 每料和风吹绿岸,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寻隐诗的标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wssm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