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北宋熙宁年间解经的一点浅谈

北宋熙宁年间解经的一点浅谈

作者: 斜谷顽石 | 来源:发表于2017-08-29 17:23 被阅读0次

汉代时将文字学称为小学,学习小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经。现代将文字学细分为三部分:字形学,训诂学,音韵学。

    在历史上公认的解经的科学方法时汉代人的说经和清代人的儒学朴学方法。比如说许慎,被称之为:五经无双许叔重,又如清代的说文大家段玉裁。

      宋代在文字学方面特别是金文有些字的解释上的确是有进步。但是像王安石在宋神宗执政的熙宁年间所做的《三经新义》篡改古籍,使此部书成为官定思想标准。此书的学术思想糟不可言,只用了两年的时间就成书了。而且时常对疏解有所改变。这本《三经新义》可是当时天下学子科举考试的必读书目。所以天下考生的前途都系于是不是能做这本《三经新义》的盲从者而定。

      因为这本《三经新义》实在糟粕,所以在王安石死后就一本也没有了,为人们所遗忘。

      我们今天都知道在古代学习文字字源学知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经的。王安石在字源学方面用力甚勤,以毕生精力成书二十五卷。可是他对字源的解释都是凭想象力而不是以科学考证的方法。比如对“波”字的解释为:波者水之皮也。现在但凡有浅薄文字功底的人都明白水是形旁,皮为声旁,波是一个形声字。

      与他同时代的一位大学者实在看不惯王安石如此侮辱学术就戏谑到:“波”为水之皮,那么“滑”就是水之骨了。这位学者有一天与王安石闲谈时突然问他:为什么“鸠”字由“九”和“鸟”二字组成呢?

      王安石不能回答出这个问题。

      这位学者戏谑到:我告诉你为什么。《诗经》上说:“鸣鸠在桑,其子七兮”。七只小鸟再加父母两个,不就是九个小鸟吗?

        北宋官方学者对作为解经基础的字源学的解释竟达到了如此妄加训释的地步,居于这些解释之上的经典就可想而知了。

相关文章

  • 北宋熙宁年间解经的一点浅谈

    汉代时将文字学称为小学,学习小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经。现代将文字学细分为三部分:字形学,训诂学,音韵学。 在历...

  • 熙宁元宝的价值以及出手的办法

    熙宁元宝是中国古代钱币之一,是北宋熙宁年间流通货币之一。当时熙宁年间王安石以发展生产、富国强兵、挽救宋朝政治危机为...

  • 【精品推广】甘肃陇南藏友人诚意出手“熙宁元宝”一枚

    品名:熙宁元宝 库存:1 底价:220万/枚 北宋神宗赵顼,熙宁年间(公元1068~公元1077年)铸造。小平钱有...

  • 方腊起义

    第一回 而立年云祥娶跛妻 柴营村方腊喜出世 北宋熙宁年间,边陲安定,暂无战...

  • 人生八苦之求不得

    《巨商蓄鹦鹉》 北宋熙宁年间(公元1068-1077年),东吴有一姓段的大商人,养了一只极为聪明的...

  • 天水名人 64. 刘仲武

    刘仲武,字子文,秦州人,北宋重要将领。 刘仲武自幼善骑射。北宋神宗熙宁年间,试射中殿廷,以箭法高超补为军官。常随军...

  • 松江方塔

    上海松江方塔,即“兴圣教寺塔”,因塔边的兴圣教寺而得名。建于北宋熙宁元佑年间(1068~1094年),距今...

  • 什么毁了熙宁变法?

    北宋神宗年间由王安石所领导的熙宁变法前后共计十余年,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其影响十分深远 变法所行新法...

  • 精品崇宁通宝母钱鉴赏

    公元1100年,北宋皇帝哲宗驾崩,其弟赵佶做了皇帝,成为北宋年间第八任皇帝——宋徽宗北宋徽宗赵佶。崇宁年间(...

  • 王安石变法失败原因

    王安石变法自北宋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开始,至元丰八年(1085年)宋神宗去世结束,故亦称熙宁变法、熙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北宋熙宁年间解经的一点浅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wtad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