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年轻的时候考秀才,一直都没考中,他屡败屡考,结果屡考屡败,放在一般人身上,早就放弃了,可是曾国藩愣是一口气考了17次秀才,一直到43岁才勉强过关。
从这出道之初看,如果说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首的曾国藩是个笨人,确实说得过去。曾国藩的“笨拙”是显而易见的,可是曾国藩又是一个具有大智慧的人,他智慧的源头正是他的“抱朴守拙”。
曾国藩一生做事从不走捷径,总是按照最笨拙、最踏实的方式去做,尤其是在待人接物方面,他以诚为本、以拙为用的人生哲学体现得更为突出。
曾国藩要求自己“不说大话,不求虚名”,做事“情愿人占我的便益,断不肯我占人的便益”。同僚下属弟子之中都有以各种方式欺骗他,他却用一种方式对待,那就是始终以诚相待。
“以诚相待”曾国藩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左宗棠一致认为自己的能力不次于曾国藩,只不过曾国藩独得天机,所以每每有“既生亮何生瑜”的感慨,在这一情绪促使下,左宗棠骂曾国藩“愚猪”,并对他挖苦打击,曾国藩始终不还一声,不在口角上争上风,直至后来左宗棠以怨报德,曾国藩却终生未还一手。
李鸿章是曾国藩的弟子,朝堂之上,明里暗里也和他耍心眼、玩儿花枪。曾国藩却因为爱李之才,始终不改对李鸿章的关心、爱护、包容、提携。李鸿章后来幡然醒悟,因此终生感激涕零。
正是因为这种“抱朴守拙”的人生哲学,曾国藩一生朋友极多,麾下谋士如云、猛将如雨,他一生中碰到的烦难重重,却都能化险为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