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里的人生》18——19
儿时的苦难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在印度首都新德里的一个贫民窟里,有一对很不幸的小兄弟。他们的母亲在他们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他们只好跟父亲相依为命。而让他们更不幸的是,他们的父亲既吸毒又酗酒,整天躺在家中,不是吞云吐雾,就是烂醉如泥,根本不管兄弟俩的死活。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都被父亲变卖了,钱全被他拿去喝酒吸毒了,家里很快一贫如洗。后来,为了筹集酒费毒资,他们的父亲开始偷盗和抢劫,最终被抓进监狱,两兄弟成了无依无靠的孤儿。
为了生存,兄弟俩就去捡垃圾,开始,他们只是捡一些别人吃剩的东西来填饱肚子,后来才学着捡一些废铜乱铁,拿去换钱。哥俩约定,谁捡的东西换了钱,就归谁所有。
每当卖垃圾得到一点儿钱后,哥哥不是跑去餐馆吃喝一顿,就是跑到地下赌场赌一把。而弟弟则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钱,把能省的每一分钱都存起来,想把它作为学费,上学读书。一年后,弟弟终于攒够了学费,进了一家贫民学校读书。
由于哥哥长期在赌场、娱乐场厮混,耳濡目染,学会了喝酒、斗殴、偷窃、吸毒,渐渐成了街头上小混混的头目。他天天领着一群小混混,或偷摸扒抢,或吞云吐雾,干尽了坏事。弟弟则不同,他一边发奋读书,一边辛勤打工。白天,他去学校上课,晚上和星期天就到餐馆、酒店收拾卫生,洗盘子洗碗,天天都忙到后半夜才上床。
转眼十多年过去了,早已分道扬镳的兄弟俩都成长为二十多岁的青年。不同的是,哥哥因抢劫、吸毒等多项罪名被投进监狱,而弟弟则大学毕业后做了一名记者,并因发表大量优秀文学作品成了当地知名作家。
一家报社的记者到监狱采访了作家的哥哥,记者看着神情沮丧的他,问道:“你觉得是什么原因使你沦落到今天这个地步?”哥哥十分肯定地说:“是儿时的苦难!它就像一块沉重的石头,重重地压在我的身上,让我抬不起头。”
采访完哥哥,记者又去采访作家。记者问道:“你觉得是什么原因让你取得了今天的成就?”作家十分肯定地说道:“儿时的苦难。”
记者不解地问道:“你们从小一起长大,儿时的苦难都是一样的,为什么你哥哥成了罪犯,而你却成了令人敬仰的作家?”
弟弟说:“儿时的苦难无疑是一块沉重的石头,所不同的是,我哥哥始终把这块石头背在自己的背上,压得他直不起腰,抬不起头,看不到头上的蓝天;而我却一直把这块石头踩在脚下,于是它成了我向上的台阶,让我越走越高,帮我走出了人生低谷。”
作者感言:兄弟俩都认定儿时的苦难是一块石头,但对这块石头的处理方式却截然不同。哥哥选择了背在背上,石头变成了沉重的负担,压得他透不过气,抬不起头,看不到前途和希望,因此消极沉沦,最终沦为罪犯;而弟弟却选择了把石头放在脚下,石头则变成了台阶,成了他向上攀登的工具,他借此积极向上,越走越高,终于走出了人生低谷,成长为一名作家。由此看来,面对苦难,处理方式不同,命运就不同。
深入想想,兄弟二人对苦难这块石头的不同处理方式,体现了两种不同生存态势。
生存态势一:下位生存态势。哥哥把苦难的石头背在背上,是一种身处下位和低处的生存态势,石头高高在上,重重地压在他身上。这种生存态势表征的是对苦难的认同和屈从,是自甘卑下而不思改变的自我放弃,苦难是一种负担和压力,它体现了承受者一种被动的消极心态。持这种心态的人,人生的路会越走越窄,越走越艰难。
生存态势二:上位生存态势。弟弟把苦难的石头踩在脚下,当成垫脚石,则是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势,人站在石头上,处于上位。这种生存态势表征的是对苦难的积极改造和有效利用,它把苦难变成了磨砺意志的利器和有助事业成功的工具,它体现了改造者一种主动的积极心态。持这种心态的人,人生的路就会越走越宽,越走越顺畅。
人生在世,世事无常,如果一旦不幸与贫穷和苦难遭遇,是把这块石头背在背上还是放到脚下,就请你自己选择吧。
儿呀,按娘放的树枝回家,别迷了路
这是很久以前农耕社会的故事,那个时代,家庭养老,是唯一的养老模式。故事说,有个不孝顺的儿子,想把年迈并瞎了双眼的母亲背到深山里饿死。那天,天还没亮,他就起身对母亲说:“娘,听说城里有个大夫,能治好你的眼睛,我背你去看看。”他母亲感到很奇怪,平日里,儿子儿媳对她很不好,挨饿受冻和遭受责骂是天天都有的事情,儿子儿媳怎么会突然有这份孝心?她心里有些怀疑,但又不敢细问,只好同意。
儿子背着她出发了,她感觉到他们在往深山里走,鸟叫声、溪水声、花草树木散发出来的清新气息,扑面而来,而深山里阴冷的寒气让她的后背感到一阵阵发凉,她有了一种不祥的预感,她似乎明白了,儿子是想把她扔进很少有人到的深山老林里,让她冻饿而死。但此时她突然想到,儿子从小在私塾读书,长大又到县衙当差,没进过深山老林,而年年都有在深山老林里迷路出不来的人,万一儿子出不来可怎么办?于是,她叫住儿子,说:“儿呀,等一下,让妈折一把树枝再走。”
儿子不解,问:“折树枝干吗?”
“你不要问了,自有用处。”
儿子就把她放下,她折了一大把树枝,整齐地放到走过的地方,于是他们又开始前行。刚走了不远,她又叫儿子停下,又折了一大把树枝放到走过的地方。儿子也不再问为什么,这样倒挺好,她折树枝的时候,儿子还可以歇歇。就这样,他们走走停停,停停走走,过了一个多时辰,儿子背着她来到了人迹罕至的丛林里。儿子把她放到一块大石头上,说:“娘,你等着,我去弄点水来喝。”
她知道儿子不会再回来了,便大声叮嘱:“儿呀,记住,千万按娘放的树枝回家,别迷了路。”
刚刚走出十几步的儿子突然停下来,他一下子明白了娘的良苦用心。他热泪盈眶,折回身,跪在母亲面前:“娘,儿子对不住您!”
儿子背起母亲就往回走,而她却在儿子的背上说:“放下我,就让我死在这里吧,娘不能再拖累你们了。”
儿子把母亲背回家,并从此善待母亲,成了远近闻名的大孝子。
作者感言:这就是母亲的情怀,博大无私而以德报怨。她明知道儿子要把她背进深山饿死,她不仅不忌恨儿子,反而还为儿子的安全担心,并精心为儿子走出深山老林做最后的努力。世界上,象这样痴心的母亲千千万万,她们各自用不同的方式,表达着母亲对子女全身心的呵护。
人类一代代,都相继做过子女,有多少人能体察到父母的这份情愫?体察到的人,有多少人珍视过这份情愫?特别是当父母失去自理能力,完全需要子女照顾的时候,有多少人能向父母爱子女一样全身且心无怨无悔地呵护?《红楼梦》里的《好了歌》说:“人人都晓神仙好,就是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子孙谁见了。”说天下没有“孝顺子孙”,这判定有点过分,但能以父母爱子女之心来孝敬父母者,着实凤毛麟角。
赡养父母,是人类代际延续的必然环节,是子代义不容辞的义务,在人类还没有完全摆脱家庭养老的今天,以至于以后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在父母即将丧失或完全丧失自理能力的时候,能微笑着照顾父母的衣食起居,就是第一等的大孝子。
至于故事里的那位儿子,先前虐待老母和想把老母背到深山里饿死,实在可恶、可恨,但当他在母爱的感召下能幡然醒悟,并痛改前非,又可以原谅。我们也希望所有不怎么孝顺甚至很不孝顺的子女,都能从这位儿子身上,吸取点什么。
本书中,《和孩子们一起跳舞的中年男人》和《盲道上的爱与暴走妈妈》两文,都讨论了母爱与孝顺问题,可参阅之。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