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班门•气》| 屡次获奖的低调书籍,带你领略传统文化之美

《班门•气》| 屡次获奖的低调书籍,带你领略传统文化之美

作者: 肉褚 | 来源:发表于2020-07-10 19:42 被阅读0次

    良渚古城,距今已经有4700-5100年,就已经有了水利工程,这比传说中的大禹治水还要早约1000年;这个水利工程能拦蓄出13平方公里的水面,总库容量约4600万立方米,分别约为杭州西湖的1.5倍和4倍,具有防洪、灌溉、运输等多种功能。

    图片来源:中读《了不起的文明现场》

    殷墟遗址,距今3300多年,是商朝后期都城遗址,发现甲骨文,没有文字,就没有文化的传承,就没有科学知识的积累。四大文明各有其文字体系: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埃及的象形文字,中国的甲骨文和古印度的文字。 

    图片来源:中读《了不起的文明现场》

    敦煌莫高窟,距今1500多年,不仅留下了丰富的洞窟建筑、彩塑和壁画,还珍藏了宗教典籍、儒家经典、历史地理文献、科技文献和文学典籍等。她是活了一千多年的生命,是一座博大精深的文化艺术宝库。

    随着年龄渐长,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在慢慢增加,越来越体会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更想多了解传统文化。选中《班门·气》是精美的装帧、专业的编写、内容的易读和主题的多样。

     《班门·气》属于《班门》mook系列;在我看来,这一系列图书的设计感和内容,都可以称得上是国内的版的《谷物cereal》。但是她太低调了,明明是屡次获奖的图书。

    全国书籍设计艺术展”获奖系列图书

    荣获综合性设计奖项“2018站酷奖”评审特别奖

    获2019美国纽约TDC设计奖

    日本东京TDC设计奖

    英国D&AD设计奖

    《班门·气》主要分为“门 • 内”、“门”、“门 • 外”三个部分。门内,向传统文化致敬、取经、学艺;门,是作品,是被传统文化加持的“手艺”,是“匠心营造”;门外,是后生的操练、游历、体验。书的最后,还由德国红点奖得主亲自操刀,新增“纸上博物馆”栏目——《时训解》配合《十二月月令图》,制作而成超长拉页,以感受二十四节气之美

    什么是气?

    是真实的气流为人类生活增添的触感,是凝视“气韵”在文化中留下的蛛丝马迹。是王澍建筑作品中的“气质”,是传统园林小中见大的“气场”,是中国画墨色晕染下的“气韵”。

    1.门内 · 建筑的“气质”

    王澍,建筑设计师,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2012年2月27日获得了普利兹克建筑奖,成为获得该奖项的第一个中国人。

    在他设计的建筑中,我们能看到他对于中国文化的挖掘,把中国文化、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设计理论结合。

    比如宁波博物馆,这座位于城市CBD的建筑,采用的却是二手材料——那些在城市化发展中被除的旧房子留下的砖头、瓦片。王澍用这种方式去向传统致敬,保留传统文化,使宁波博物馆形成了独特的建筑气质。 

    比如中国美院象山校区,大体量的建筑群,是王澍建筑思想的一次交响。坡顶的灰色房子、中国纹理符号演化而成的开窗形式、木材质的结构,“四水归堂”等传统空间的运用。

    带着方位、角度、时间、速度、趋势、数学、测量、气味、空气流动触及皮肤的感觉、声音、温度、手感、脚感、气氛、重量、精神或者模糊、完美或者不完美、完成或者不完成、微笑或者肃穆……这种状态决定了象山校区的气质,也决定了做法。

    王澍的建筑是存在争议性的,但不能否认他对传统文化被融入到他的作品之中。这些建筑,为我们打开全新视野的同时,又引起了与自然乡土、传统文化之间的共鸣

    2.门 · 园林的“气场”

    在沈复的《浮生六记》里,有这样一段描写,提到了园林中的“大小”关系在原来营造中的核心地位。

    若夫园亭楼阁,套室回廊,叠石成山,栽花取势,又在大中见小,小中见大,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或藏或露,或浅或深。不仅在“周回曲折四字,又不在地广石多,徒烦工费。 

    在《班门·气》中,一篇《小境八题:唐宋园林与山水画中的图式》,就像我们展现了传统园林如何通过“小”与“大”的相辅相成,利用视线的转变和景物的组合、布置,从而“小中见大”。

    比如苏州的网师园,其面积是狮子林的1/2,留园的1/4,拙政园的1/8。但利用大小对比、对景借景、饰引嵌凿等一套完善的艺术方法,使“游人不知其尽端所在,增加了园景的幽趣”。

    我国美学大师宗白华先生,在《中国美学史中重要问题的初步探索》一文中阐述“中国园林建筑艺术所表现的美学思想”。园林的空间是虚灵的,流动变化的,是可以随心中意境可敛可放的;“可行、可望、可游、可居,这是园林艺术的基本思想”。这其中也体现出了传统文化中的空间意识,通过门窗去接触自然,体会无限的时空,如杜甫诗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3.门外 · 中国画的“气韵”

    16世纪末,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 Matteo Ricc1,1552-1610)来到中国,第一次见到中国绘画。在寄回欧洲的信札中,他惊叹“中国人采用图画的范围极广,连工匠作坊都会画画”,但对于中国雕刻与绘画的技术,这位“泰西儒士”却给出了差评,认为它们“都不太生动自然”。

    在传教士利玛窦看来,中国画“不会运用透视法”,因此缺乏生气。当时的中国艺术家,也不待见西洋油画,认为“不入画品”。其实这是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造成的。中国画讲求“气韵生动”。“气”是什么?玄之又玄,以至于现在的英文翻译取拼音“qi”,实在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无法转译。

    中国画讲究“留白”,这就与 “气韵生动”的密切关系——“空白处并非真空,仍灵气往来生命流动之处”。所以“纸上的空白是中国画真正的画底”,“留白”与“气韵生动”是相辅相成的,是相互融合的。

    中国画家们也不是不知透视画法,而是没有选择或者说是躲避这种从固定的角度集中于一个透视焦点观察表现法,选择用“ 心灵的眼睛” ,从世外鸟瞰的立场,盘桓周旋,观照全整的律动的大自然,在流动中把握全境的阴阳开阖, 高下起伏。这也是一种“气韵生动”。


    纵观这几年的住宅风格从照搬欧式、美式、法式等风格到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式住宅的出现;以及汉服、国漫等文化的渐起,也体现了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以及文化自信力的提升。

    《班门·气》是一块学习“传统文化”的敲门砖,让我们认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了解传荣哲学思想的深邃。

    我们向往无穷的心,抚爱万物,与其同节奏,与自然万物是“生命共同体”;我们向往,于有限中见到无限,又于无限中回归有限,回旋往复,体尽无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班门•气》| 屡次获奖的低调书籍,带你领略传统文化之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wxvc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