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18-04-02

2018-04-02

作者: 下野巴人 | 来源:发表于2018-04-02 17:09 被阅读0次
    2018-04-02 2018-04-02 2018-04-02

                            唐浩明《曾国藩》

    《曾国藩》唐浩明先生在1986-1992年创作的一部历史小说,唐先生是一个国民党军官家庭的子弟,生活在大陆。其兄是著名学者。唐先生是一个史料学者,长期从事湖南地方史料的整理、研究。在整理、研究之中开始从事小说创作,他创作的《曾国藩》、《张之洞》、《杨度》等小说获得国家图书奖、姚雪垠长篇历史小说奖等奖项。

    曾国藩是湖南湘乡县人,晚清重臣,曾任兵部侍郎、礼部侍郎、吏部侍郎、湖南帮办团练大臣、兵部尚书衔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一等候。最后在两江总督任上病逝终年六十二岁,赠太子太傅,谥号文正。世称曾文正。

    曾国藩这个人第一次详细了解是在1976年版本的《辞海》缩印本上,对他是极尽地批评,实在有失公允,原话不必赘述。真正的对他感兴趣还是在全国兴起“权术文化”、“阴谋文化”、“功利文化”热潮之后的事了。晚清官场,乃至整个中国古代官场之中都是阴谋重重的,因为集权嘛,集权带来的就是权力的分配难题,怎样非配权力成为了一个政治难题亟待解决,于是就采用“阴谋”、“权术”来达到权力分配的相对平衡。但是一些偏激的中国文人以自己的小人逻辑将中国文化整个的否定掉了代之以“权术文化”、“阴谋文化”、“功利文化”这些东西,实际来想一想中国文化是这样吗?显然不是,中国的君子之道才是主流的。而像我确实以前也是十分的狂热地追求功利、权术、阴谋的这类文化的,因为我是一个深受官本位影响的年轻人,但现在好像好多了,到了最近才发现其实我是被身边的圈子束缚住了,很难跳出,只有余生和这个圈子斗争了。

    在看《曾国藩》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一下借个特点

    1 以君子之道代替小人逻辑:

    曾国藩作为中国晚清最具代表性的学者官员他身上就体现了一种君子正气,只要将《清史稿》里的《曾国藩传》、《李鸿章传》稍一对比就会发现,曾国藩这个人在人格上要比李鸿章更加伟大,正直、善良、孝顺、谦卑、好学等等他的人格光辉点是不可胜数的。这会让那些看此书希望学到一点权谋之术的人可能要失望了。当然曾国藩不是没有权谋的,有,他的权谋可以概括为“以诚待友,以厚笃学,以善事郡、以宽御下”十六个字,当然这是很片面的。曾国藩身边的幕僚都是非常又权谋之术的人,但是他却可以引以为知己、如鱼得水的驾驭他们。可见真正的大权谋还的是“君子之道”,我们所说的竟是些“小人逻辑”的东西。

    2 揭示人物内心情感的真实面貌:

    在写曾国藩是最难的就是怎样来窥探这样一个堪称伟大的清朝高官的内心;怎样做到不夸张、不矫情、不虚伪、不片面。唐先生在这反面做的是非常好的好就好在以下几点:

        (1) 充分地用描写来展示人物的性格,描写在小说当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的好的作家往往是善用描写的,尤其是细节描写,唐先生将曾国藩的很多细节写的非常之好。比方说全书十几次可到曾国藩的眼睛;“国籓为人威重,美须髯,目三角有棱。”这是清史稿对于曾国藩面部的描写,很轻描淡写很精练,杨先生就得力于这种传统史传文学的功底,在写他内心世界时就这样短短的几个字的关于眼部细节描写就将曾国藩的内心世界展露出来了。

        (2) 多传合并,而非单传;怎么将人物性格写的立体可感、具有多维度,杨先生在这方面是下了一番苦工的,他将恭亲王、郭嵩焘、李鸿章、官文、曾国荃、欧阳夫人等等都在提到时简单作传,这也是传统史传文学的一个特点,通过曾国藩和这些人的交往来展现他的性格。

        (3) 选材精当,不为长而长;因为和这本书同时看的是张恨水先生的《金粉世家》所以在这一点上特意留意了一下。张先生的小说我还是不敢太恭维的,太冗杂了、像是流水账一样让人感觉是一个乡下女人在讲故事。唐先生不这样在选材上确实是又一次得益于史传体。大事小事加在一起曾国藩的故事可以写五百万字,但是将这几十年浓缩在一起只有一百三十万字。将曾国藩事迹大小穿插来写、那么叙事手法在这里就很重要了。圆熟的叙事手法,精当的剪裁实是杰作。

        (4) 尽量少的加入个人情感;在写这类人物时必须是依照第一手史料来一点一点的推敲其性格特征,一旦为了避免麻烦、繁琐就妄加猜测胡编乱造就失真了,近些年流行的另一部历史小说就犯了这样的毛病。

    3  语言优美、典雅;历史小说相当于是一部现实主义作品,现实主义作品在兼顾思想性、现实性时很容易丢了文学性,唐先生却在全书中表现了一个传统文人才情,细腻的富于变幻的笔调,身后的传统文学的底子无时无刻不给我们以古典美。

    这部小说就是要给我们展示一个全面的、真实的曾国藩打破我们传统观念中对他的“权臣”、“封建官僚”的印象还原一个一代宿儒、民之主、一身正气的中兴名臣。

                                                            下野巴人二零一七年十二月十一日秉烛而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8-04-0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wyxh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