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个体崛起的时代,需要我们用新的模式和技术,进化为新的职场人。
每个人都需要有一套独立的思考战略,把自己当成一家公司来运营在不同的职业阶段,采取不同的策略,按自己希望的样子过好一生,这就是我说的“一起设计自己看得见的美好人生”。
而这个,就是我们常说的职业发展。
1.
很多人都经历过这样的阶段:
工资低、压力大;上升通道窄,前途看不清;老板恶心,上班没劲。经常有掀桌子不干了的冲动,但又不知道去哪里更好。
其实这样的你,并不孤单。
有调查数据显示:95%的职场人都对外面的新职位感兴趣,但只有22%的人真正付诸了行动。
也就是说,超过七成的人都停留在“想换工作”的阶段,每天充满焦虑,却没有去“找工作“。
2.
对于找工作,有国内著名的职业生涯规划师——古典老师,在《拆掉思维里的墙》、《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跃迁》等著作里有详细的职业规划内容。
图片
我很认同一个时间轴,就是一个人在25-35、35-45、45-55这三个人生阶段中,对职业规划是有非常大的规律性的。
在25-35岁这个阶段,是拼体力和智力的阶段。
在35-45岁这个阶段,是拼智力和资源的阶段。
在45-55岁这个阶段,是拼人脉和资本的阶段。
很多人在开始的时候,都没有清晰的职业生涯思考框架,也就是说,不会在读大学选专业的时候,就思考到毕业以后是否能延续从事专业性里的东西来工作。
大部分年轻人,都没有过这样的思考,包括我自己。
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资历的增加,我们角色增多,思考问题的维度也会越来越大。
3.
职业发展包括五要素:喜欢干、擅长干、值得干、趋势和抗风险。
图片
首先,喜欢干,就是你的兴趣,愿意投入时间,发自内心享受做的事情。
兴趣是可以不断被滋养的,跟欲望不一样。
就像我,喜欢每天叨叨叨,我就会在朋友圈分享我的感想,给朋友推荐好的值得信赖的装饰公司。有朋友要我帮忙打广告,也是我愿意帮忙动作的事情,因为爱分享是我喜欢做的事。
但我也有一个欲望,就是我现在喜欢上玉器。玉器是一旦被填满就会降低的东西。它是一个消耗品,是对结果的爱好——我拥有的玉器,显得高贵了。
所以欲望跟兴趣最大的区别是:欲望是对结果的爱好,而兴趣是对过程的爱好。
第二,擅长干,这就是你的能力。
能力,包括通用能力、核心才干和专业知识。
通用能力,一般包括组织能力、管理能力、计划能力、表达能力、思考能力、写作能力等技能。
核心才干,指的是个人相对稳定的内在特质,主要有天赋、刻意练习的能力、被环境熏陶出来的专业能力。
专业知识,及时你所学到的一些知识。
第三,值得干,是一个人内在的价值观。
这个问题非常主观,你喜欢的,愿意投入时间的,你就马上干,干下去,投入大量的时间干。
以上的喜欢干、擅长干、值得干,是一个内在的因素,由“你”自己所决定。,它是个人职业发展的小环境。
而趋势和抗风险,则是社会和人生的大背景。
个人的能力,是要依靠社会趋势来放大的。
雷军说: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
第四,趋势,就是:高价值领域X稀缺性。
所以判断一件事情是不是你的趋势,要是要看清楚自己在这个领域是否稀缺。
第五,风险,是要判断会遇到哪些阻碍因素。
个人层面,有脑力、体力、技能、专业层面上的竞争。
社会层面,有社会资源、社会资本的竞争。
4.
如果需要评估你现在的工作,就要问自己五个问题:
(1)你喜欢现在的工作内容,并愿意持续投入精力吗?
(2)现在的工作能发挥你的优势,并且能越干越好吗?
(3)这份工作你觉得值得干吗?
(4)你所在的这个行业,未来5年会越来越好吗?你是行业里的稀缺人才吗?
(5)没有现在这份工作,你有能力和资源应对变化吗?你为自己的抗风险能力打几分?
5.
我来到35岁,才真正认识到职业发展阶段的规律性。
25-35岁,我拼命地加班,拼命地寻找机会到处实践。很高兴,我的前任公司有这样的平台,让我加班,让我实践,让我接触不同的人。
35岁,我看懂行业趋势,顺势而为,选择更大、更合适的发展平台,并愿意深耕下去。
我相信,这不是运气,这叫积累。
我找到工作赋予的意义,我找到有意义的工作,这是开启第二段职业生涯最重要的按钮。
我们不可能一辈子有运气,因为运气,就是掌握在你手中。管理运气,就是用人生战略,来管理你的运气比例。
如果你看懂了,调整自己的心态,持续学习技能,不断输出并实践,相信,成功的概率会从5%上升到10%、20%……
最后的话
职业选择,掌握在自己的手上。
要开心地工作,也要工作得有意义,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