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古诗中的画面感

古诗中的画面感

作者: 红日初升江苏 | 来源:发表于2016-12-26 20:10 被阅读0次

我们念诵唐诗宋词,总是那么朗朗上口,并且长期不忘。相信除了古诗词的韵律外,还有更多的元素让我们印象深刻,比如说其中之一的画面感。

在思维导图的行话中,有一图胜千言的名句。旨在说明图片记忆对人脑印象的深刻性。唐诗宋词中,文人墨客们经常会借景抒情,在文字刻画的图片里,让我们感受山水,日月,斗转星移的壮观景象,更能从中体会到来自自然的气魄。

在我们所熟悉的诗歌中,有太多唯美的画面。有写动物的,妇孺皆知的《咏鹅》,鹅的曲项高歌,洁白的羽毛,绿水下拨动的红掌。相信孩子们的彩笔下,都能描绘出一只活灵活现在水里嬉戏的大白鹅。古文中,写植物的有“霜叶红于二月花”“离离原上草,一岁枯荣”写月色的《春江花月夜》《水调歌头》写山水风景的,更是数不胜收。里面的名言佳句,句句朗朗上口,耳熟能详。

就拿最近孩子读的《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舟行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且看第一句‘客路青山外’。客路可以理解,意思是在异乡行路,赶路,但是青山外是什么意思?人走路,能见一座座青山,而这些青山,又有些距离,是怎样的行路方式呢?下一句“舟行绿水前”马上把场景放在了脚下的小船头上,正劈波斩浪走在水里。哦,原来是舟行山水间这样的一个画面啊。这样的描述,把静态变成了动态,是不是很有意思呢?记得赵薇在《致青春》的开头,就用了比较长的镜头,镜头里是流动的阳光照下斑驳的树影,仰望天空即视感。不知道是树影在移动,还是人在走,这个场景拉的越久,人的心就越来越安定,有一种恍惚的,回到从前的感觉。而下一帧的画面,是薇薇拖着行李箱走在新报道的校园里,好奇的东张西望。是不是这两种风特别的雷同呢?这样一种动态的风格,总是让人难以忘怀。

下面一句对帐更是写出了场景中的纵横结构,一副立体的海航图出来了“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随着潮水涨起,两岸变的宽阔起来,平面的视角被拉伸延长,把顺风摆向的风帆刻画的更加立体形象。这一横一竖,把整个画面的空间架构刻画出来,视觉上更宽阔广袤。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个是海上落日后即将迎接幽深的夜晚,一个是江上的春天悄悄潜入了即将结束的隆冬。是月夜取代了太阳,还是春天推走了冬天?这样的一个切换,看到了光影交错,岁月轮回。一天天,一年年的更替,在时光里,最能消磨的是什么?最能见证的是什么?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故事,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诠释。唯有此情此景停留在每个人的心间。

古文中有太多的画面值得我们去推敲,去体会。前人用了太多美好的文字镌刻一幅幅动人心魄的画面。喜欢阅读唐诗宋词,更多的,可能就是对这些美好景物的留恋吧。

相关文章

  • 古诗中的画面感

    我们念诵唐诗宋词,总是那么朗朗上口,并且长期不忘。相信除了古诗词的韵律外,还有更多的元素让我们印象深刻,比如说其中...

  • 唐诗中的六言诗

    唐诗中的六言诗 聂鑫森 唐诗中的主要体裁,是古风(五古、七古)、绝...

  • 如何再现人、事、物、景?

    描绘诗歌画面是指抓住诗中主要景物的特点,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画面情景。 描绘诗歌画面的一般思路是: ...

  • NO4.《弗兰克写作》笔记

    1、写作框架搭建: 2、画面感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每次读到这句诗,我想我们大家都能够立马在脑海里浮现诗中...

  • 这些有画面感的诗,你都读过吗?

    01 画面感的句子,首推王维。他的诗中经常出现浓淡鲜明的色彩,白石、红叶、青苔、湖白、天青,像一幅幅工笔画,缓缓在...

  • 【画面感】

    感觉到了一点 想捉住却转瞬不见 很近似乎像很远 像水像山像终点 像你的脸 幸福到了一点 可生活还等不到安全感 还好...

  • 画面感

    可以更好的传达情感

  • 画面感

    今天每个人都穿外套,带伞。每个在外面工作的人都的的嗖嗖。

  • 画面感

    八百里开外,一枪干掉鬼子。

  • 画面感

    繁忙的工作之后,一个女人喜欢一个人爬上顶楼,面对家的方向,看夕阳.想着自己的娃在家干嘛呢,有没有想妈妈…… 繁忙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古诗中的画面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wzjv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