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7502651/10c5c00db7ec8858.jpg)
端详了半天这个模型,我一脸茫然。
来到变现学院,我的改变和转变是更注重于用。知行合一成了我的主题。
是什么?干什么用?怎么用?
请教了超级厉害的王新依班班,班班给我做了非常详尽的解答,顿时让我茅塞顿开。
这个罗伯特•迪尔茨的这个逻辑层次,主要是帮助我们从更高的层次来分析问题,挖掘跟提问题的这个根源。
比如说我们有什么念头的时候,那你所产生这个念头,他必定有一个环境,也是说你在什么样的状况下有了这样的念头,那就是我们的第一个层次环境和这个想法,然后下一步再往上推的话,就是为了这个想法如何实现,那我们要有一个行为,我们的具体方式,方法判断自己的能力是否足够,那如果往上推推不上去的话,那肯定是这个想法暂时是不能实施的。这个每个人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想法以及做事的这种方向,那你有了这种方向之后,那就根据自己的这种现阶段的能力判断,现在我做这个是不是合适,这都是考虑这个模型的一个一个实际的用途的判断能力。
可以任意一点切入,也就是说我从行为切入也好,我现在有这样一个行为,我往下推也可以往上推也可以,刚才我说的那种,你看这个行为符不符合当下的环境对不对?你现在好比说我有一个行为,我好比说朝你发火了,那现在这个环境适不适合你,好比周围有很多人又当着咱同事的面儿,我朝你发火,说明这个问题,这种行为本身符不符合现在的环境,如果说我觉着嗯,有同事在我应该私下和你沟通,那就说不符合这个环境,那我这个行为就是错的,他可以上腿下腿,这个模型有趣的地方就在这儿。
你说的这个时机成熟和这个想法,他其实是其中的一部分,她现在就说这个六个部分啊,我们可以随意的切入,从哪一点切入,如果你从怨这怨颈最上端切入的话,那你就可以往下推,他没有法儿往上再推了,那你如果从行为开始切入的话,它往下下推可以推环境往上推,可以推能力他,这是他这个模型的这个特点。
再比说现在所处的环境我都确定了,我们有这样一个外部因素,那好比说,我有一个场地,我可以搞这个餐饮,也可以搞这个KTV,我想做经营,那我们是不是下一步就该考虑这个行为和具体实施的这种细则和这种规划了,我不是说我跨国行为,我直接去考虑我的能力,现在允不允许,他是一个递进层级关系,不能跨过中间一个,必须先考虑这个,它紧挨着的这个。
班班说:如果每一个模型,你都有这样细心用心的去研究的话,其实每个模型都很有意思,它并不是一个枯燥的一个流程,所有的这些模型,他们都有内在的那种非常严密的逻辑环境和逻辑构成,都是前人为我们总结下来的一些可以拿过来直接用的很好的经验。
非常感谢班班的解答。学以致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