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随笔
速食时代,味道变了。杞人忧天?何以解忧?

速食时代,味道变了。杞人忧天?何以解忧?

作者: d738ac730a86 | 来源:发表于2017-09-27 12:39 被阅读25次

        城市需要发展,必定要寻求出路,安全隐患的治理,街道容貌的整治等等。政府也有义务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好的生存环境和空间。近日来地摊事件时有发生,暴力执法现象层出。到底是我们的执法部门不近人情,还是地摊商贩太过蛮横?然而近日四川温馨的”城管帮九旬小摊老太“吆喝”卖菜”可以看出,事件背后的温情人心。九旬老太是上个世纪的人,纵使他们的身体跨到了21世纪,可是他们依然活在他们的那个时代。城管看到老奶奶摆摊不易,帮忙吆喝菜很快就卖出,老太也得以早些回家休息。这个暖心的故事,想必是意料之外,但是又是意料之内的情理之中。

        我始终坚信,发展赛跑,要争个名次。发展需要的是队伍,集体之中既要维护好普众的权益,又要提携着落在后面人。要尽力顾忌大家,而不是只奖励跑在最前面的人。城市环境整治就一定要挤压底层百姓的生存空间吗?九旬老太是活在八十年代的人,她的身上带着的是上个年代的气息,他们已经无法追赶上时代的脚步。总有一天我们也会成为他们,那时我们也会被时代甩在后面吗?

城市动作,整治地摊小贩。

        城市的历史遗留问题,发展时期的各种问题,不是朝夕就产生的。十年之间,城市发展之快是始料不及甚至无从想象的,城市需要时间消化,人需要消化。当然,城市的急剧膨胀就像一个人的体重,不可能一口吃成胖子,城市治理自然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急于求成就像是抽脂,身体是瘦了,代价也是付出了的。所以城市之改朝夕欲之难以实现。

        现代的上层精英有个毛病,有一种难以接近的傲气。他们极力摆脱掉小市井气息,极度厌恶街边的摊贩小店好像怕是沾染了油污的浊气,于是摆出一副避之不及的姿态,好彰显自己的身份与所受文化的相符程度。他们极力规避身上的乡土气息,殊不知却都是成长在长巷短街的油烟人家。我们始终也永远不会摆脱掉身上的乡村情怀,13.68亿中国人,哪一个的根不是在乡村?谁能摆脱掉源于乡土农村的上一代人的根?

      讽刺的是,比起当今摆出高高在上的表情的,活得自由真性情的人还在农村。他们是历代传承的勤劳的中国人,在没有沾染城市污浊气息的当今,很多人仍旧活在他们的八十年代,他们的观念之中没有品牌与身份,没有金钱与地位的权衡。守着一亩三分地,踏踏实实过日子总比拿着金钱挥霍在名利场上要活得干净踏实得多!

      很多人记忆里的味道不只是吃不腻的妈妈牌的家常菜,还有每天放学路过三五成群的小吃车,那个味道,在旷野的时空中还依旧冒着热腾腾的香气。

      说起“底层人民如何发声?”底层人民,不一定全都有维权和发声的意识。他们是旧年代的人,或许因为源于乡村觉得低人一等所以弯起腰杆子,或许他们依然年老与时代脱节看无法再有进步。治理摊贩建设城市文明,就一定要挤压底层人民的生活空间吗?所谓谋出路,大国需谋求发展之路,小家需谋生存之路,衣食住行,哪一家容易?提到政治环境和社会治安,一则不能急功近利,欲速则不达。二则,又不能挤压劳动人民的生存空间,要给人民以出路,妥善安置而不可作甩手掌柜,搞带血的GDP,搞怨声载道的城市整治。这样既使得民不能安身立命,政府又冠了难看的帽子。实则两难,但所谓的“为人民服务”不就是理应解决这些困难的吗?这是职责所在,也是本分,更是人情冷暖。

      当今的法治社会,没有凌驾于法律之下的专横,也没有法律中之上的权威。法理情,三者都要讲三者都要兼顾。所谓人民之公仆,本源还是“为人民服务”,是始终的走进生活,看到一个个故事背后的人。要知道整顿城市面貌,不是在整治“人”。文明法治的城市,不是没有人情味的刻板教条的“井然有序”,如果一个城市没有了路边摊贩的味道,那这个城市就缺失了人文文化。上个世纪,上上个世纪,人们的记忆里总有老北京的吆喝声,走街串巷兜售的是食物更是情怀。小手艺人,老实本分的守着一个小摊一方小店,安安稳稳的用心做着手头的一点事儿,他们是勤劳的市井里真实的人。这样做到底错在哪里?此时有人会反驳,当今的摊贩乱象,油污满地污浊气息黑心商家地沟油...食品安全隐患,影响市容市貌和居民日常生活等等。仔细一想,摊贩得以为继还是有忠实顾客,没有强买强卖,大多数的人们还是老实本分的生活着。治理没错,但断其后路就不在情理之中了。所以,具体的执行,往往在上传下达之间就变了味道。执法,需要的是温情牌,强硬的样貌绝不是上面本来的意愿。

        所有的处事之道,行事之法,完全在各人的意志之中。引言“所谓官,民之间的相互关系,从本源上讲就是仆人与主人的关系,而绝不是后来被长期异化的那种所谓官父和子民的关系。”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升官发财”之愿,意在为何?为了知名度的威风和心理自我满足的成就感。古人升官,身骑骏马威风凛凛,众人皆围观仰视,街巷锣鼓升天,于是有了权力。如今还是如此,成名的心,是不想自己甘愿为众砂砾中的一颗,想要得到被仰视的快意的满足感好回复长久的虚荣之心。一句话说得好“如果你为了把小说拍成电影而去写一部小说,那么你永远也写不出经典的好作品。”换言之,如果想要为了满足自我实现的快感和虚荣心,即使出名,升官得道也只是昙花一现,长久不了。快速时代里,人总是沉不下心去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这是时代的诟病,你我也只能被时代推着往前走,未来的事只能交给未来去书写。信息的爆炸,时代的发展在疼痛中更改着人们的价值观和主观意志观念。价值观念被更改了,人们又该重新定义着“过时”的思想。当人们觉得“明星挣钱多理所当然”而不去质疑收入的严重失衡,当人们开始看脸来迅速爱上一个人,当女孩子嫁给金钱而不是爱情的时候,这些观念似乎是固化,却又无时无刻不肢解着原有的价值体系。人民有了话语权,信息爆炸使得很多事件成了五分钟的谈资转而忘记然后各自生活相忘于另一波信息轰炸之中。人们各有一套自己的知解体系,各有风格,各有流派,三观相近的人互相吸引,但总有人能找到自己的同类,当然也有很多人是孤独的。于是这空气之中的所有变化都在重新冲洗着时代的声音,这到底是怎样的时代,众说纷纭各有喜好。

      可是,无论时代怎样发展。是不是所有的人心里都会有一杆称,制约着我们的行为,是我们生而为人的统一的道德准则!我想,有的。即使不常常使用,这杆秤还是有的,它是标杆,是底线,更是约束力的准则,是一个人活着的尊严和原则。人心的冷暖无关乎知识水平,教育程度。接地气的人,知冷暖的温情,不在于信仰的约束力,而在于本心的善念,还有是否真心活着,真心待人。真心很累,但用心才无愧。于是,又像往常理解的一样,真心与否别人一眼就能看出!所有的事,真心对待,别人亦会回馈以真诚和善意。

      古有三尺巷,今日或许我们该放下姿态。设身处地,做到真正的换位思考,而不是说说而已。身为官,身为儿女父母,分饰多角该如何权衡,唯有真心。

        我们不一定有幸成为弄潮儿。时代推着我们走,总有一天我们也会成为老人,那时的人们会怎样对待我们?总有一日又会有新的观念刷新着我们的价值观念。文明法治,高素质,不是理想国的乌托邦,也不是无政府主义的高度自由。何以解忧?是想看到更多的温情,更多事件背后的你我一样的血肉人情。还有更多的人提起自己心里面的那杆秤。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速食时代,味道变了。杞人忧天?何以解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xcue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