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参加#感悟三下乡,青春筑梦行#活动,本人承诺,文章内容为原创,且未在其他平台发表过。
回家已有很长一段时间了,可心里面总是时不时的不由自主的想起那个地方——普古乡,也数次的在梦中回到那里,依然每天顶着烈阳,走村入户的去调研,去听他们的故事,去获得感动与成长。
“这次,我想经历一个不一样的假期,想竭尽全力的用自己学到的知识,给其他人需要的、有用的帮助。”抱着这样的信念,我很幸运的参加到今年的三下乡。
我们第一个调研地点是普古乡塘边村黎家寨。也是在那里,我们遇见了陈小龙,三下乡调研遇到的第一个特困户,陈小龙是一个先天性缺失双腿的残疾人士,父母双亡,虽然还有一个姐姐,但姐姐的经济状况照顾自己都很困难,更不用说救济这个生活不能自理的弟弟了,所以陈小龙三十好几仍然是孤身一人。由于身体上的原因,自身的生活得不到保障,在政府对他进行救助之前,他住的是危房,没有任何的经济来源,最基础的生活保障都是来源于邻里乡亲对他的帮助。可就是这样一个人,依然对生活抱以希望,让我们心生震撼与钦佩。
虽然普古乡近几年经济发展较好,但乡内大多是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空寂的村寨里,许多老人整日坐在家门口,望着通向外面的公路,多少年了,他们目送着自己的子女背井离乡。一个老人,一份思念,这想念太重,他们怎么能承受得起?比起老人们的孤单,更让人心疼的是那些留在村子里的孩子,我们在与他们交流时,发现他们稚嫩的脸上出现的是与他们年龄不相符的成熟,这份成熟,让人心疼。我是留守儿童长大,我自知那种想念的人不在身边的艰辛和心酸。而我们能做的,就是和他们多聊聊天,然后看着他们从心而发的微笑,我觉得一切都满足了,不虚此行了。
这是我大学生涯里第一次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我很庆幸自己能够参与到此次的“三下乡”,让我拥有一份珍贵的回忆。虽然只是短短的十天,但从下乡开始一直到结束,整个下乡活动都给我许多奇迹、惊喜和考验。这短短十天的三下乡生活让我领悟了很多、收获了许多、成长了许多。我相信,我们的远方,依旧是如火的青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