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家,传给下一代
传家
谓家事任子孙也
中国人的传家智慧源远流长
我们都对自己的孩子寄予高度的期望
因而如何去引领子孙后代
让他们成为
内心强大、人格高贵、底盘厚重的有用之人
如何让中国人
把贵族精神世世代代传递下去
如何给子孙后辈留下一份取之不尽的“财富”
这是我们每一位中国人应该思考的问题
传家的背后传的是什么?
归根结底是一种价值观,是一种信仰
是先人将自己所信奉的经典一一活出来
然后言传身教,传给下一代
传家,是一种精神的传递
是对几千年来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骨血的传承与担当
往往
百年氏族的传承不是靠财富,而是靠德行
家训
不仅代表了各个家族的生存智慧
也是各家繁衍壮大的真实写照
百年后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的
大概也就是这些教诲吧
传家的关键是“传”
是上供、中修、下化
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须到达这里
才算是有了悟境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根
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都很重要
每一个家庭文化和精神的结构
都是这个社会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而家学的重建之起点在书房
人是“熏”出来的
人更是环境“养”出来的
这是家学的真意
刘鹗室名“抱残守缺斋”
梅兰芳室名“梅花诗屋”
沈钧儒室名“与石居”
俞平伯书屋取名“古槐书屋”
范曾书屋“抱冲斋”
……
给自己的书屋起名
是古今文化界里的一个传统
说是起名,倒不如说是
书屋主人对自己的一种激励
以求静心、慎独的心灵之境
拥有一种
有品味、有质量、有文化内涵的家庭生活
这是家庭教育的全部内容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物化情节
希望通过物质来表达精神
而家族之文脉
也通常借助具体的传世之物
来延续滋养这个家族的
思想素质、文化品格以及内在修养
很多人或许不屑
其实是不晓得教育的最高点乃是文化育人也
现在的我们被西方普世价值所操控
中国人自身文化根基的断层
让我们的价值观多元摇摆
最终造成了我们生活的复杂乱象
什么叫中国人?
中国人到底该用什么来说明自己?
答案就在于
推动中国文化觉醒
带动中国文化自信
强化中国文化认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