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铜山这个地方地处于仪真县城北部二十多里地,靠扬州府西南部的位置,距离扬州府约有八十里,相当于江宁府到青龙山的距离。如果驱车去扬州府大约要两个时辰,走路大约要四个时辰,约后世的八个到九个小时左右。正常人一天走路正常极限是二十五公里左右,也就是说一天是走不到的,中途必须停下来休息过夜的!
虽然江宁的城南门外到江边也是八十余里,但是现在已经通了水泥路,再加上水泥路上有来回奔走地公共厢式大马车。以往江宁府的百姓走路去江边也是要找人家在半路里歇息过夜的。因此,在江宁通往江边的官道上就有了不少的各种酒馆和客栈。
随着江宁的水泥路开通,以往城里通往江边的官道上,现在酒馆和客栈却是没了生意。因为有了厢式大车来往拉人,路边行人走去江边的人就更少了,坐在车上歇脚都不需要,吃饭更不需要了!大车在平坦宽阔的水泥路上疾驰,只需要一个时辰左右就到了江边或者城南门外,节约了很大的脚力。
再加上江边和城南门外的商业日趋繁华,越来越多的产业都往城南门外和江边两头挤占,进城和去码头出现车水马龙的拥堵现象,极大地影响了通行效率。估计在整个大梁出现交通事故最多的地方应该所属是江宁了!这也算是江宁唯独一份的光荣!
大铜山的生活条件就比江宁城南大院那边差了许多,虽然能看到田头和山间有密密麻麻的人头攒动,但并不影响此地山清水秀,景色宜人的原生态风景。
官道依旧是泥泞不堪的路面,走一阵就需要王明刮上一下鞋底的泥巴,否则走路如同灌铅了一般,脚都提不起来让王明很不适应。
王明一行被叫花子似的安宁军围着,后来还是姜龙过来解围的,为此还闹出了一些笑话!
王明到了自己的地盘居然被自己的兵给围了,在周贤的面前确实有点打脸,原本一场晒家底的活动成了一场出糗秀。
周贤父子和周碧茹是第一次来大铜山,就被如同世外桃源般的景色给迷住了。此地大铜山西面和南面环水,原因是北上大约十余里的地方有两片天然大湖,大铜山偏于下游,大湖的水就流到大铜山此处形成了低洼,再次储蓄了不少水源,形成了一个宽达十五丈左右围山架势的堰塘。
这水还是活水,如今堰塘里的水基本都开发引到了数十条沟渠用于田间灌溉!密密麻麻数不清的人头在一望无垠地田地里耕作着,好一阵热闹的景象!
王明发现,随着开垦荒地越多,这就代表着养马的草原空间越少。要养那么多人,这些人会占用大量的土地面积!之前这一片方圆四十里都是以前马贼钟大民的地盘。这一片荒地草原都是他们用一个个村民的人头换来的土地掌控。
因此,大铜山通往扬州约有八十里的路几乎一半都属于钟大民的势力范围,马贼的机动灵活性很高、来去自如。由于常年占山为王,官府剿灭几次都以失败告终。后来扬州府与大铜山画界而制,互不侵犯,变相与官府达成了畸形的互相生存的态势。
官府不敢管,马贼进不去城。两者之间就是僵持,可靠近大铜山的二十多个村落就遭殃了,基本都是举家逃亡了。马匪在此盘踞一晃好几年不走,各村村民留在这里自然就是死路一条。从此,这一带就成为了三不管地带,即便这里有官道也逐渐变得人烟稀少杂草丛生起来。
姜龙比之前更加黑瘦了,看来在这里待了几个月之后人越发憔悴,想必在这里吃了不少的苦头,操心不少。
王明不想那么快进山门,他想和这些流民一起吃个中午饭,感受一下这里的伙食情况,看看这些流民们在这里过得如何?
王明这一想法说给姜龙听,立刻把姜龙给吓坏了!心想着东家好不容易来一次大铜山,还带了周爵爷与家眷,哪里能让客人跟着流民一起喝稀粥,吃烂菜叶?
姜龙一脸难为情双手抱拳看着王明和周贤恭敬道:“爵爷!大人!我刚接到通报得知是二位大人来访大铜山,已经命人在山上安排了午宴,爵爷和大人一路舟车劳顿,在山上休憩一番,明日来体验流民的生活和饮食也不晚!”
王明自然知道姜龙说得有道理,但是他不想自己上了山后,再等到下山来看流民的样子的时候完全没了现在自然的样子。他了解官场流行的那一套,表里不一的那一套!
像后世的那种现象:先请领导好吃好喝,等到领导来考察民情的时候,优选一些变现好的群众在领导面前卖弄,让领导开心的考察完之后,快快乐乐地回家去。
这里是王明的产业,他自然相信李淼,杨昌,姜龙会在这里糊弄他。但是他更相信自己的眼睛,自己大铜山的百废待兴都是王明重力扶持的资产,王明酒水生意和水泥厂的股份收入大部分都投入到这里来了!
这怎能王明不重视?打个比方吧,万一自己被江宁的知府王廷和逼地没路走了,青龙山被朝廷大军围剿的局面,王明还可以逃亡大铜山。大铜山这个地方进可攻,退可守!就连钟大民这一帮乌合之众都能守住这里好几年,抵御了几次朝廷大军的围剿。王明他有何不可在此发展自己的势力?
这次得罪了扬州卫的官兵,说不好明天扬州卫的人就会来此要人找王明。也不知道李淼和姜龙收复了钟大民的势力之后,扬州的官兵有没有来占领大铜山的荒地?
带着一堆问题,王明看了看周贤和周碧茹,他看着周贤是一脸疲惫的样子,脸上依旧保持着一丝兴奋之色。这说明周贤来到此地确实受了累,想必来这里看了一番是超出了他的预期的。
而周碧茹年轻,早年跟着师父行走江湖,这点路对有武功底子的人来说风轻云淡了,她倒是没有一丝疲惫的感觉,而是一脸期待。
周谦则和他父亲周贤差不多,虽然已经步入中年,但是以往养尊处优的日子过惯了,突然这两天的奔波也让他表现得有些拉胯,疲惫的神态已经显现了。
第一次请周贤来这里,王明觉得还是不要让周贤太过于难堪,于是答应姜龙道:“好吧,咱们去山上歇息一番,让大家伙都好好休息,我们晚一点再下山看看水利、防御工事和马市!”
“还要看练兵!我要看看你们的骑兵!”周贤高兴地像个老小孩一样抢话道。
王明微微一笑,周碧茹则一脸腮红,她觉得老爹今天有点太着急了,嗲声道:“爹,这里让你看个够,看够了咱们再回家!”
王明笑道:“是啊,碧茹姑娘说得对!爵爷,咱们在这里一时半会走不了,难得来一次总要待上几日,不急这一时的!”
王明心中隐隐担心扬州卫可能会他们回去的路上找回场子,也可能在回去的路上布置了重兵拦截王明!也不知道出现这样的局面,周贤有会不会赖在这里不走了?
一行人跟随姜龙穿过约有三里路新开坑的荒地,田里已经长出了有一尺高、翠绿色的禾苗。荒地开垦变成良田,这里主要农作物以大麦和小麦,此地水土肥沃,田地里又有半丈宽的沟渠流动的湖水一直延伸到几里地的荒地之间。
走过一路又一路的沟渠,王明感叹:这些荒地刚刚开垦出来要种活命的粮食,也不知道周国军队南下会不会影响收成?只希望这里不要因为战事将这里毁于一旦!
走过山门,山门左侧就是马市,和城南产业的酒水行,大车行,水泥厂的铺子,成衣铺子及朋来酒楼等各种设施。江宁城南大院产业,在大铜山这里必须有!未来马市将是开辟大铜山商贸的重要途径,打通整个江北的市场,连同滁州府,淮安府,扬州府等地都可以覆盖。
北方的酒贩也可以不用到江宁去批发酒水了,未来水泥也必定是江北的脱销的产品!如果水泥路在大铜山这一带铺上之后,这里肯定能带动水泥产业的发展。
水泥产业的发展赚来的银子,要比这些十万流民赚来的银子要多得多,养活这里也不是问题的!
王明看到山门附近的城墙修建了一个基本雏形了,这里石头不少,再用水泥来契合修建,比用糯米石灰要好得多,也节约不少的粮食!估计山门一片的城墙花上一个月应该能修建完善的。
通往山上的路也修平整了不少,还铺上了石头路,比以往爬台阶要方便得多!就算是大车也能爬坡上山了!
再往山上走就是军营,民房等各种生活设施。这里的军营要比王明第一次来要大了好几倍,民房也是漫山遍野都是两层楼的民房!和之前稀稀拉拉的几栋花花绿绿的木屋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看着熟悉的民房,王明想起城南大院的民房简直一模一样,一栋民房可住二百人,比山下木板临时搭建的流民民房要好得多!山下流民居住的民房都是应急临时场所,让新来的流民有个临时安身之所,那里只是铺了枯草就可席地而眠。
这一定是江远的杰作!王明想起来曾经从城南大院调拨了一千人的建造队民夫支援大铜山建设,按照他们的经验来做的房子都是一个样。想必这里住的应该是流民的管理层或者匠人类的技术工种。一般的流民不会放进山门来,毕竟场地有限肯定容不下的。
要是遇到战事,十万流民上山守城也将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这些流民没有容身之所,谁会用心卖命效力守城?
王明看了山上的布置和规划,几乎都是自己之前在此设计和布置是一样的,李淼在执行这块还是不错的。但是进入战时需要,上山容纳流民之所和拓宽守城上墙的道路将是重点要改善的地方!否则道路狭窄,军用物资的路上出现人多拥挤导致运送困难,绝对会影响守城军士们的士气!
王明想到他在雨花村的清风观那个牛鼻子老道给他算的三劫,其中大铜山算得是六月初五会有围城之劫!这到围城的时间不足一个月了,真被这老道懵准了,安岂不是王明这段时间绝对不能离开大铜山?真要在大铜山坐镇了!江宁城南的产业该怎办?苏桓还没回来呢!
五月初七午时,就是王明从青龙山到大铜山的那一天的那一天。
陆宁带着一千人全副武装的乡兵开进的江宁县城,他接受到王明的命令:要求他率一千人进入江宁练总衙署内驻扎。当陆宁带队步行到江宁城东门不足一里路的时候,安宁军所有将士停下来休整!
由每个小旗官分发将士铁甲,换上全部铁甲进城!要给江宁父老们一个好的精气神印象,给民众们是安全感也是给那些地下势力一种压迫感!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