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和老王开车出去 ,看到路边大片的麦子已成熟,金色的麦浪随着一阵阵风起伏荡漾 ,簌簌作响。一颗颗麦穗儿沉甸甸的,高兴得笑弯了腰,不住的点头。放眼望去,一派丰收的景象。
说句实话已经好多年没有看到这样大片的麦田,感到一种久违的亲切感,记得小时候上学时,总能看到路边有大片的麦田 ,春天的时候,绿油油的麦田就像绿色地毯一样延展到远方,到七月份麦子成熟时蔚蓝的天空下一片金黄,波澜壮阔 ,甚是壮观。农民伯伯站在地头,手搭凉棚望着眼前一眼望不到头的麦田 ,黝黑发亮的脸庞裂开着一朵花儿,沾着亮晶晶的汗珠儿 ,眼里面充满了喜悦,希望,憧憬着丰收的景象。
但是从几时起,发现路边的庄稼地很少看到麦田,代替都是大面积经济作物,如棉花、油葵、玉米等等,再后来看到庄稼地里栽着大片的树木,麦子更难看到了。常常不由得发愁 ,不种粮食大家都吃什么?万一哪天粮食不够吃怎么办?
记得小时候刚刚包产到户,每家每户都要交公粮的,那时侯小麦产量低,每年种的小麦交完公粮家里就不会剩余小麦供自己家吃的。记得有一年我们家小麦收割后就收了三麻袋麦子,母亲先将一麻袋小麦送到面粉加工厂磨成面粉,这样我们每天中午都有拉条子吃,那时侯的拉条子真的特别的香,虽然没有什么肉,越吃越爱吃。可是等到交公粮的时候,发现剩余的小麦不够交公粮,母亲很纳闷,明明算的好好的够交公粮的,她忘记一麻袋小麦被磨成了面粉。那时侯小小的我也担心家里粮食不够吃,担心公粮交不上,心一直悬着。
后来国家号召每家每户大量种植小麦。等到我上初中的时候,麦收结束后,粮站门口排着长长的队伍,农民开着小四轮、拖拉机等车来交公粮,粮站门口热闹非凡。
那时侯父亲在粮站上班,每到七月份收小麦 ,由于交公粮的车特别多,站上职工又少 ,每年夏季收小麦时,都要招本单位职工子女为暑假工到粮站协助收小麦。那时候的我每年暑假也加入到粮站收公粮的队伍中。
那时侯交公粮的人真多。粮站把职工分成两班人,上午一班人,下午一班人 ,我们暑假工就均匀的插在两个班中。粮站门口排着交公粮的车如一条长龙顺着公路排着。
网友评论